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國安局”建網軍防大陸 挖高手隱身民間秘密行動

2015年03月17日 08:0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環球時報記者 蘇靜】臺灣“國安局”16日透露,“網域安全處”將成軍,強化臺灣網路防衛能量。有島內輿論分析稱,“網安處”是“國安局”20多年來首度增設的新單位,也是“國安局長”李翔宙上任後的重大變革之一,防範大陸的意圖相當明顯。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有關專家16日告訴《環球時報》,臺灣加強網路安全偏偏要拉上大陸,實際上是借題發揮。

  臺灣《聯合晚報》稱,“國安局”16日透露,“網域安全處”的任務是強化臺灣網路防衛能量,而非用在駭客入侵、竊密等攻擊作為。報道還説,“國安局”和“國防部”網路作戰單位避免伺服器集中于特定營區,分佈在民間,像位於新北市一處面河靠山、隱身在辦公大樓的網路戰單位,大樓內有眾多的“國安局”房舍。

  《中國時報》16日進一步報道稱,秘密籌設的“網域安全處”將於5月1日掛牌運作,主要任務是掌握網路安全的情報研究蒐集,工具應用、研發及反駭客,並對影響臺灣安全的網域情報及早掌握預警與應對。“網安處”初期編制70余人,成員除了包括“國安局”現有網路高手外,還要在當局軍職、文職機關及民間公司挖人。“網安處”將設處長1人,下設4個組,處長要求必須身經百戰,曾參與國際網路安全領域的合作,有與“友邦”進行網域攻防演練的經驗,還要能主導規劃攻防想定設計、攻防模式及仲裁評估等實際作為。據透露,“國安局”自1994年實現法制化後,下設6個處,依序負責國際情報、中國大陸情報、島內情報、情報研析、科技安全情報和密碼管制,新設的“網安處”被稱為第七處。“國安局”正以公開和秘密的方式從全臺招兵買馬,並已物色好首任“網安處長”人選,但為慎重,暫時只任命其為代理處長,以考核其能力。

  事實上,臺灣“國安局”成立“網安處”早在去年下半年即有跡可循。“國安局長”李翔宙曾在“立法院”備詢時稱,“國安局”已成為大陸網軍及駭客長期鎖定的目標,公開網站每年平均遭侵擾事件達377萬次,其中惡意侵擾12萬次,因此成立網安專責單位已刻不容緩。《中國時報》16日稱,“國安局”是鋻於“大陸網軍”的戰力大增,對臺灣安全威脅已不亞於傳統的軍事威脅,於是決定成立“網安處”應對。據悉,目前臺灣“國安會”已與“行政院”成立“資訊安全辦公室”統籌臺灣的整體安全防護,每年固定舉行資訊安全演習;在“衡山指揮所”的年度政經兵推,也把網路攻擊、駭客癱瘓交通系統與行政系統列為演習想定。此外,臺灣設立了與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對口單位,即臺灣“國防部電訊發展研究室”,像林口臺地就設有高聳的監聽天線,專門用來截聽大陸沿海通信;美國國家安全局還把蒐集到的大陸情報,使用衛星加密傳輸數據給臺北,臺北則提供關鍵詞與情報背景,協助美方把有用的情報篩選出來,“國安局長”李翔宙就曾任“電展室主任”。

  大陸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有關專家16日告訴《環球時報》,隨著網路的發展,加強網路安全是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必然選擇。但臺灣加強網路安全偏偏要拉上大陸,實際上就是借題發揮。大陸本來就沒有網軍,而且網路上非國家行為體攻擊力量很大,非政府機構的情報蒐集、異地攻擊的方法手段有很多。臺灣以此指責大陸,拿不出證據,只是找個政治藉口。該專家還説,一項研究表明,發動網路攻擊會帶來連帶效應,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真正負責的行為體都不會進行網路攻擊。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