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五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在高雄舉行

2015年02月01日 08:2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五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暨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結業式31日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徵文獲獎作者和《北京日報》《文匯報》《羊城晚報》等20多家大陸媒體的負責人出席了儀式。

  本屆徵文首獎作品是大陸作者陳凱翔的《司馬庫斯的美麗與靈性》和臺灣作者張雁雯的《一條圍巾下的文化分野:烏魯木齊》,兩人各獲頒10萬元(新台幣,下同)獎金。

  另有優秀獎作品兩岸各2篇、佳作獎作品兩岸各5篇,作者依序各獲5萬元、1萬元獎金,獲獎作品包括《你們的北京 我們的臺北》《我那真摯熱情的維吾爾族朋友》《南京梧桐樹 撐起生活維度》等觀察細微、文筆流麗的佳作。

  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在儀式上表示,中華文化具有獨立的性格,成就更是熠熠生輝。兩岸應攜手弘揚中華文化,在其中為兩岸青年人創造交流機會,讓他們彼此熟悉對方的生活。

  臺灣著名詩人、高雄中山大學教授余光中表示,“不要為了50年的政治,忘了5000年的文化。”兩岸青年應該加強交流,特別是文化方面的交流。他還以大陸作家王安憶曾任高雄中大駐校作家為例,表示希望今天的獲獎作者能成為未來的“王安憶”。

  兩岸徵文活動始於2010年,由臺灣《旺報》與鳳凰網主辦,以“大陸人看臺灣”與“臺灣人看大陸”為主題,通過民眾投稿,以個人真實經歷、切身感受,寫下對彼此最直接的認知,呈現兩岸同胞對兩岸社會的觀察,令臺灣讀者得以更了解大陸,也加深了兩岸的交流及互動。

  《旺報》社長黃清龍31日表示,活動舉辦5年來發生有趣的變化:“大陸人看臺灣”早期應徵作品主要在“求同”——找臺灣與大陸相同的地方,這幾年主要在“尋異”——找臺灣不同於大陸的地方;“臺灣人看大陸”的應徵作品正好相反,早期尋異,近幾年求同。

  黃清龍表示,兩岸關係要求同存異,未來才能化異。希望這一徵文活動未來能更上一層樓,增進兩岸民眾對彼此的觀察與分享。(記者陳斌華 王笛)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