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對臺工作會議解讀之二:兩岸交流成果更“接地氣”

2015年02月01日 08:27:00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轉發 列印

   圍繞近日在京舉行的2015年對臺工作會議,此間多位專家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會議明確提出了促進兩岸産業合作總體規劃佈局,深化兩岸金融合作,努力擴大臺中小企業、農漁民參與面受益面等,有利於增強臺灣基層民眾對兩岸交流成果的切實感受,讓兩岸交流成果更好的惠及大眾。

   會議強調,將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議題等制度化協商,深化協議執行成效,惠及更多民眾。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認為,雖然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在島內受到某種程度阻礙,服貿協議卡在臺灣“立法院”遲遲未能實施,加上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給兩岸關係帶來一定程度的隱憂,但是我們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雙贏的方針不會改變,與臺灣同胞攜手開創繁榮前景的熱情不會減弱。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認為,今年1月20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赴平潭與臺灣農漁民交流,釋放出不少惠臺舉措,這説明對臺工作要更加惠民利民的思路已經付諸實施。

   張冠華還表示,前階段兩岸産業合作在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時出現了一些問題,兩岸學界和産業界為此呼籲要實現更加合理的分工佈局,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會議提出要促進兩岸産業合作總體規劃佈局。

   針對近一段時期有關“兩岸經貿交流成果都被少數大企業獨享”的説法,受訪專家們認為,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因為在資訊、市場等方面的明顯優勢,在兩岸經貿合作中更早、更多地獲益,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兩岸交流的目的就是要造福更多兩岸民眾,因此,下階段我們要努力深化兩岸經貿交流,不斷拓展兩岸經濟合作的覆蓋面和規模,積極擴大中小企業、基層農漁民的參與面受益面,讓廣大臺灣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

   本次會議還強調要採取積極措施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擴大兩岸青少年和基層交流,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對此,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等專家認為,不論是從去年島內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或是“九合一”選舉中臺灣青年的傾向來看,島內年輕一代已漸漸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表現出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力,所以,加強與臺灣青少年交流與溝通也是今年對臺工作中的重點。要讓兩岸年輕人更多地參與到兩岸交流與合作的實踐中來,增添他們身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榮譽感,增強他們共創兩岸互利雙贏光明前景的使命感,同時也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實現更大的自我發展。(文/俞菁)

  對臺工作會議解讀之一:2015年對臺工作有哪些新思路

  對臺工作會議解讀之三:近兩年中央對臺工作有哪些重要主張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臺灣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