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黨派如林立 主席滿街跑——臺灣政黨那些事兒

2015年01月26日 08:4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時間到了!大家還有什麼要問的,就到走廊上吧。我們這個小黨剛創立,黨産有限,活動場地只租到下午4點。”25日,臺灣又一個政黨——時代力量黨宣佈成立,創黨記者會安排在臺北凱撒大飯店舉行。16時一到,主持人趕緊喊“撤”,引起現場一陣會意的笑聲。

   臺灣“解除戒嚴”至今,出現一波波“建黨潮”。新華社駐臺記者從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獲悉,截至1月23日,臺灣共有265個政黨。黨名五花八門,當中既有以理念命名的,比如“尊嚴黨”“孝道黨”“真理黨”“公平正義黨”,也有以實物示人的,比如“樹黨”“中山梅花黨”“臺灣番薯黨”“臺灣黃金黨”“鳳凰黨”“明月聯盟”,還有一些以顏色標榜,比如“白黨”“綠黨”“東方紅黨”。

   很多黨雖然黨員寥寥無幾,但卻冠以“中國”“中華”等大帽子,還有一些更加高大上,直接走向世界、走向宇宙,命名“文化地球黨”“地球公義聯線”“天宙和平統一家庭黨”等。此外,“民主自由黨”“民主行動黨”“民主共和黨”“自主民行黨”“民主和平黨”這幾個小黨,黨名大同小異,一不小心就容易弄錯。

   根據臺灣地區“人民團體法”規定,設立政黨前應該召開成立大會,並在會後的30天內,具體檢具章程、會員名冊等,向臺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申請備案。而審查的第一關,就是黨名。

   去年曾有人以“大道丐幫同盟”為名,申請成立政黨,被臺內部事務主管部門駁回。有大學教授有感於盜版問題提出成立“臺灣海盜黨”,同樣被攔下。熱愛籃球健將林書豪的人士申請成立“豪黨”,卻獲得成功,創黨主席因此將自己的姓名改為“朱林書豪”,以此致敬。

   雖然政黨多如牛毛,“幫派”林立,但絕大多數政黨創黨後並不想參政。去年11月投票的臺灣地方“九合一”選舉,僅有22個政黨推出候選人。一些政黨雖然參選,但光從黨名看就是來“打醬油”的,比如“人民最大黨”“大道人民黨”“三等國民公義人權自救黨”等。

   在臺灣成立政黨,按照“人民團體法”規定“可以接受捐款補助”。25日創立的“時代力量黨”,從當天開始開放支援者註冊,計劃2月1日起讓支援者進階註冊成為黨員。“只要認同我們的理念就可以入黨,每年交600元(新台幣,下同)黨費。我們經費緊張,如果有人要捐黨産,那是最好的。我們的黨産絕不歸零。”建黨工程隊總隊長林昶佐笑著説。

   因為捐款補助問題,一些小黨開立不實收據,供個人或者有關組織逃稅漏稅,已經引起臺灣地區稅務機關注意。但對一些人來説,成立一個政黨,並不在意捐款收入,只是圖個虛名——與人交換名片時有個“黨主席”頭銜很風光。

   臺灣之所以政黨亂象頻出,主要是因為沒有一部“政黨法”。1月中旬,臺灣地區啟動制訂“政黨法”,希望整頓亂象。不過,由於國民黨、民進黨等主要政黨各有算盤,至今未能出爐。

   但近日通過的新法規,至少讓一些小黨聞到“春天的氣息”。臺立法機構23日通過“公職人員選罷法”第43條修正案,將當局撥給政黨的競選費用輔助金門檻,從現行“立委”選舉政黨得票率的5%,下修至3.5%,以保障多元政黨發展空間。大黨覺得已經作出很大讓步,但一些小黨仍批評門檻還是太高。

   看來,臺灣政黨的趣事、怪事還有得繼續。(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