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廈門臺商引進臺式廣場舞 臺灣“翅仔舞”跳起來

2014年12月31日 13:42:00 來源:海峽導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廈門臺商引進臺式廣場舞臺灣“翅仔舞”跳起來

  大陸有廣場舞,但你知道嗎,其實臺灣也有廣場舞。這種源自“舞禁”年代的獨特“翅仔舞”,數十年來風靡全臺,經久不衰。

  來自新北板橋的臺商潘耘泓看到大陸近年來的廣場舞風潮,決定將簡單易學的“翅仔舞”引入廈門,並將在2015年舉辦百萬舞星選拔賽。從無到有,創造出全新的交誼舞文化商機,這或許就是臺灣年輕人的創業活力所在。

  “地下舞廳”誕生的文化奇跡

  潘耘泓介紹説,“翅仔舞”始於北臺灣,後來才傳到臺中、高雄,成為流行全臺的獨特舞步。從臺北大安森林公園舊址內違建小區的一群小夥子開始,“翅仔舞”一路“感染”了無數“舞棍”。他們在“地下舞廳”跳到淩晨四五點,在永和豆漿吃完早餐,再去公園、廣場跟阿姨、媽媽們一起跳廣場舞。

  作為一種源於臺灣的交誼舞蹈,“翅仔舞”又叫“場邊舞”。其特色是舞步簡單易學、舞姿活潑優雅,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二、對三,都能對起來。潘耘泓説,當時臺灣年輕人想要學跳舞,沒有地方可學。一開始年輕人也不會跳,只能調皮搗蛋學“粉紅豹”走路瞎跳、耍寶,胖一點的就隨著音樂,模倣著企鵝走路。“你學我、我學你,久而久之,隨著時光流逝和年齡成長,自然就變成大家都通用的獨特‘翅仔舞’了!”

  盼兩岸廣場舞能跳到一起

  選擇將“翅仔舞”引入大陸,並不是一個輕率的舉動。據潘耘泓觀察,廣場舞之所以風靡大陸,體現的是現代人在緊張生活之餘,對放鬆身心自然而然的追求,“跳舞是人的天性”。

  誕生於臺灣民間的“翅仔舞”,原意就是“跳簡單一點的舞步”,恰好就是這樣一種大眾性極強的活動。“‘翅仔舞’裏面代表性的蹌步,其實就是年輕人跟著舞女姐姐學跳舞時踩錯步子,被高跟鞋踩時下意識躲開的動作演化而來的,非常有趣!”在潘耘泓看來,無論健身、修閒還是聯誼,“翅仔舞”都是非常好的活動。

  2015年潘耘泓將與事業夥伴合作,開辦全新的舞蹈教室,特邀臺灣舞師教學正宗的臺灣“翅仔舞”。此外,潘耘泓還打算舉辦百萬舞星選拔,並製作微電影,借此推進兩岸間以交誼舞為媒介的大眾流行文化交流,“希望兩岸的廣場舞能夠跳到一起”。(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文/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海峽導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