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四屆臺海新聞攝影大賽火熱徵稿 增設兩岸議題新聞類獎項

2014年12月05日 21: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5日消息 作為海峽兩岸第一個定位“臺海”地域的新聞攝影專業賽事,臺海新聞攝影大賽(以下簡稱“臺賽”)今年已是第四度舉辦。目前,第四屆臺賽正在緊鑼密鼓地徵稿當中,組委會誠邀海峽兩岸的攝影記者、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積極選送反映2013年和2014年兩個年度臺海兩岸的攝影佳作。

  與往屆不同,本屆參賽分類除了增設“兩岸議題新聞類”獎項,還特設“兩岸海洋新聞獎”,凡與海峽兩岸海洋互動相關議題或人、事、物,均符合本獎項參賽內容。據臺賽組委會介紹,之所以增設“兩岸議題新聞類”獎項,為的是突出臺賽的“臺味”,讓海峽兩岸互動相關議題與活動的照片有更廣泛的表現、交流機會。特設“兩岸海洋新聞獎”是因為福建海洋區位得天獨厚,北承浙江海洋經濟示範區,南接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閩臺一水之隔,具有“五緣”優勢,臺賽組委會歡迎兩岸三地攝影師及愛好者一同聚焦海峽、海灣、海島。

  第四屆臺賽參賽作品分為臺海重大新聞類、臺海經濟新聞類、臺海人物新聞類、臺海藝文新聞類、臺海環保科技新聞類、臺海生活民俗新聞類、兩岸議題新聞類、兩岸海洋新聞類等八類,大賽共有80個獎項(1個金浪獎、7個金獎,72個優勝獎),其中年度總冠軍——金浪獎獎金為人民幣2萬元,比賽截稿時間為2015年2月18日24時。屆時臺賽組委會專家將對應徵作品進行分類評選,所有獲獎作品將在由臺賽組委會舉辦的大型攝影作品展覽中展出,並出版畫冊珍藏。詳情可直接登陸臺賽官網www.thpp.org獲取相關資訊。

 

  背景介紹:臺海新聞攝影大賽

  臺海新聞攝影大賽(簡稱臺賽),由廈門日報社牽頭主辦,臺海雜誌社承辦,廈門華億傳媒集團策劃執行,是兩岸60多年來新聞攝影交流史上的首創,是海峽兩岸第一個定位“臺海”地域的新聞攝影專業賽事,被譽為“開河第一鋤”。

  我國新聞攝影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蔣鐸評價道:“(臺賽)新鮮,這是一個創舉。”臺灣新聞攝影研究會會長余志偉呼應説,“在亞洲圈子裏,這種比賽還是比較少,這是一個屬於民族的比賽。”

  臺賽定位於兩岸題材的新聞攝影,旨在通過兩岸攝影師的作品,增進兩岸同胞和新聞攝影師之間的互相了解,讓兩岸攝影師與觀眾用眼睛和心靈共用共同關注的資訊的同時,承擔起記錄兩岸關係發展史的使命。

  賽事定位在兩岸題材,在一定範圍內限制了參賽人數和作品數量,但也正因“臺味”這個獨特性而更具魅力、歷久彌新。兩岸新聞攝影好手,好比出色的獵手,循著臺味而來。

  臺賽突出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歷史意義,開啟了兩岸新聞攝影交流的新時代。在數位大普及的今天,臺賽不僅以其鮮明的地域性填補了兩岸新聞攝影大規模專業交流的空白,更成為兩岸民眾通過影像進行視覺語言大交流的一場影像盛宴。

  自2009年8月20日首次啟動以來,臺賽已成功舉辦了三屆,首屆臺賽共收到6530幅新聞攝影作品(其中臺灣地區57名參賽者提供1214幅作品),臺灣攝影記者劉子正摘得最高獎金浪獎。第二屆臺賽共收到9313幅新聞攝影作品(其中臺灣地區86名參賽者提供4825幅作品),金浪獎由大陸攝影師鄭琳東獲得。第三屆臺賽共收到海峽兩岸8465幅參賽作品,金浪獎由大陸攝影師陳潔獲得。據專業人士稱,這樣的數據很了不起。

  2011年和2012年賽事舉辦期間,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與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分別為賽事發來題詞,集中説明瞭活動的獨特性和影響力。

  目前,第四屆臺賽正在火熱徵稿。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思羽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