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福建探路股權交易“臺資板塊”

2014年10月21日 08:16: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成立一年,已有5家臺資企業掛牌,表明在大陸的臺資企業增加了一個有效的金融服務平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總經理張讚松近日向此間媒體介紹道。

  當下,大陸各地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的建設熱仍在延燒,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受福建官方強力推動,成為其中的“活躍分子”。曾經試圖在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拼爭上市的福建中小企業,通過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由此獲得門檻低、成本低、時間短的融資通道。

  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今年下發的《關於推進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要充分發揮福建對臺合作優勢,探索引入臺灣上櫃、興櫃模式,為臺資企業提供財務顧問、投資融資、收購兼併、資金運作等服務,形成獨具特色的“臺資板塊”。

  目前,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整合銀行、券商等多方專業機構,構建了股權交易、債券交易等業務服務平臺,自去年7月正式開業以來,已擁有27家掛牌交易企業、729家掛牌展示企業、1023戶合格投資者,並達成超過11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融資額度。

  令人關注的是,具有臺灣富邦金控背景的海峽富國投資基金亦是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的股東之一,該基金的註冊地在大陸惟一的對臺綜合實驗區——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

  最新的消息顯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已獲准在泉州設立“立足福建、服務兩岸、面向全國”的海峽金融資産交易中心,獨立開展金融資産登記託管和交易業務,目前相關籌建工作正積極展開。

  2012年12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泉州成為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亦借力泉州“金改”,去年7月在泉州設立了第一個分支機構。一年間,泉州中心實現掛牌企業140家,其中掛牌交易企業12家;實現融資金額總計6.85億元。

  可以看到,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在大陸民營經濟重鎮泉州的落子,使得泉州眾多優秀科技型、創新型企業到該中心掛牌,依託該中心平臺引進戰略投資者、發行私募債。多渠道多形式融資模式亦由此在泉州生成。海峽股權交易中心運作發行私募債業務,推動泉州首只私募債“14泉管債”成功發行,實現融資3億元。

  與溫州、蘇南並稱為中國民營經濟三大區域的泉州,其“二次創業”貴在參與産業的轉型升級。而當地普遍認為,出路的關鍵有二:一是科技創新,二是金融支撐。

  作為福建本土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福建獲中央賦予的兩岸金融先行先試政策,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所倚重。該中心亦正在將在泉州實驗的“科技創新”與“金融支撐”服務模式,延伸至在福建的臺企。

  據介紹,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及拓展與福州、廈門、漳州、泉州等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合作,目前均已達成或正向深度延伸。

  令人關注的是,目前,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與大陸唯一獲得境外人民幣産業基金額度的海峽匯富産業投資基金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擬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方式,借助該基金具有引入境外人民幣資金合法通道的模式,促進境外人民幣資金返流。

  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是大陸被賦予兩岸金融先行先試政策最多的省份。有分析由此指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爭取成為兩岸股權櫃檯交易市場運營主體的可行性極強。

  福建探路股權交易“臺資板塊”,並不僅僅志在福建這一“區域”,而是期待建成大陸新三板中專業化的子市場,專門服務海峽兩岸臺企,打造面向海峽兩岸臺企的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