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同胞文廟祭孔攜手傳承中華文明

2014年09月29日 08:51: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福州文廟祭孔現場。林娟攝

  28日9時28分,隨著一聲洪亮的“啟戶”密碼,福州文廟大成殿、大成門、欞星門的大門次第開啟,首屆海峽兩岸聯合祭孔大典正式開始。值此孔子誕辰2565週年紀念日,來自海峽兩岸的數百名祭祀人員及嘉賓,共同以傳統釋奠禮的禮儀向中華文化的至聖先賢表達敬意。

  鼓點陣陣,古樂悠揚。在鐘鼓聲中,由海峽兩岸各界人士共同執事的主、陪祭官依次就位,依三獻禮儀奠帛獻爵,向孔子、孟子、顏子等先賢虔誠獻祭,全體祭祀人員則行充滿敬意的四拜禮。來自海峽東岸的近400位禮生、樂生現場演奏祭祀音樂,並首次帶來文八侑舞與武八侑舞等祭祀樂舞的表演,使整場典禮更顯隆重莊嚴。

  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在祭孔大典致辭中表示,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重要名片,兩岸同胞聯合祭孔,對於密切兩岸感情,共塑民族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饒穎奇指出,2000多年來,至聖先師孔子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被兩岸共同推崇,此次兩岸攜手舉辦祭孔大典不但是對萬世師表的尊敬,更是為了發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説明兩岸文化交流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民眾的共同心願。

  率團前來參加祭孔大典的臺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沈智慧告訴記者,400多年前福建先民渡海赴臺,在臺南建起了全臺第一座文廟,此後儒家文化不斷衍播,如今島內已有24座文廟,每年都舉辦以明朝儀軌為依歸的祭孔大典。她説,在科舉時代,臺灣以及閩南一帶的考生都要到福州文廟趕考,此次將首屆海峽兩岸聯合祭孔大典放在福州文廟舉辦,既有歷史傳承的意味,也是在追溯閩臺的文化淵源。

  據福州市社科聯主席林山介紹,祭孔大典源於上古學生敬拜先生的禮儀,兩漢以後逐漸變為專門祭祀孔子的儀式,它是中華民族傳承2000餘年的重要禮儀活動。此次是福州文廟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祭孔典禮,也是海峽兩岸同胞首次共同舉辦祭孔典禮。典禮旨在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讓中華文明代代相傳。

  據悉,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都專門為此次盛典送來花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