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蔡英文:在兩岸追求和平發展中找到更多共識

2014年01月21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蔡英文:在兩岸追求和平發展中找到更多共識

  民進黨前主席、臺灣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20日在臺北表示,兩岸未來有必要朝向追求一個以公益為主軸的交流環境;建立這種交流環境,才能夠為兩岸在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努力過程中,找到更多的交集與共識。

  本月15日至19日,小英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應邀率團赴北京、天津展開財經政策交流,分別拜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國家統計局數據管理中心、北京中關村展示中心、聯想集團、百度公司,參訪天津新區等;訪問團成員包括江春男、張景森、許璋瑤、胡勝正、施俊吉、邱太三、蕭美琴、蔡其昌,身份為基金會董事、監察人或政策顧問。

  20日,該基金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説明組團策劃、參訪過程及心得。

  蔡英文在會中説,林全回來後,已向她簡報此行情況。參訪團進行了一次真正的專業交流之旅。對方各個接待單位準備了專業程度相當高的簡報,雙方充分交流和對話。

  她説,兩岸交流要真正達到增進彼此了解的目的,專業的態度和事前的充分準備,是必要條件。專業交流就是專業交流,不必過度政治化。做專業的溝通和對話,不要流於形式,更不要為交流而交流。這也是基金會推動兩岸交流的目的。

  蔡英文表示,她一向主張,兩岸透過交流,增加彼此了解,尤其是以專業為導向的交流活動,才能讓兩岸之間各種交流活動的局限性一步步打開。兩岸交流應該是多層次、多面向,且是多元性的。現階段,兩岸交流更應超越意識型態,重視雙方各種專業發展經驗的交換,並賦予新的內涵與意義。雙方智庫交流就是體現這種專業交流的重要平臺。

  她認為,兩岸交流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逐步從無到有,從小擴大,迄今已形成常態。未來有必要朝向追求一個以公益為主軸的交流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兩岸都有責任排除少數人利用交流牟取個別私利、淩駕公益的機會,也應該排除有限的格局,以擴大雙方在各層面發展經驗與心得交流的空間。建立這種交流環境,才能夠為兩岸在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努力過程中,找到更多的交集與共識。

  蔡英文表示,這次組團參訪,希望能作為建立兩岸一種交流新模式的起點,也願意和臺灣關心這些專業領域的人共同分享,交換心得。(記者 黃少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