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美智庫提出對臺軍售新方案 建議增加三方透明度

2014年01月20日 08:0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最近向美國對外決策部門遞交了一份名為《穿針引線》(ThreadingTheNeedle)的政策報告,建議美國政府保持現有的對臺政策框架不變,同時“精確調整對臺出售武器規模”。圍繞這份報告,中美有關專家近日在華盛頓的威爾遜中心進行了政策辯論,支援與反對方各佔一半。

  東西方研究所研究員方大為與郭品芬合寫的這份報告建議説,在美國的《與臺灣關係法》、裏根總統提出的六項保證和1982年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組成的政策框架內,美國在可預測的未來依然要在美國法律、政策的限定下向臺灣出售防禦性武器;但在武器總價值上,不能超過1979-1982年向臺灣出售武器的金額(考慮通貨膨脹,2012年這個金額是9.41億美元)。同時,中國大陸應當削減1/5的瞄準臺灣的短程導彈,特別是削減那些用來瞄準臺灣基礎設施的導彈。

  14日,在威爾遜中心,接近美國國安會、國務院與國防部的專家就該報告進行了激烈討論。報告作者強調,在當前中美關係的語境中,“美國對臺軍售”是一個核心問題,它涉及中美兩國的戰略互信。再加上大陸與臺灣,美國與臺灣的特殊關係,使得美國對臺軍售遠遠超出外交、經濟問題的範疇,而更多的是政治問題,最終要靠政治工具來解決。在討論中,報告的作者為改善美國對臺軍售的現狀提出了10條建議,維持現有政策框架,但對具體方面進行精確調整,增加三方的透明度。

  美國布魯金斯高級研究員卜睿哲在評論這份報告時説,他不完全同意所有的觀點。他認為,中美在對臺出售武器方面彼此是遵照承諾的。臺灣的與會代表對報告高度關切,但態度平和。

  參與討論的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周琪1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精確調整對臺軍售政策建議是有道理的,裏根總統提出的六項保證是當時的政策,並非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美國政府是有空間進行調整與修改的。這些舉措未必能徹底改善臺海兩岸安全態勢,但這個複雜問題上的“一小步”,很可能會帶來未來三邊關係的“一大步”。

  美國東西方研究所表示,這是美國智庫通過研究後,首次把這個問題公布於眾,並給美國政府作出具體的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對這份報告評價説,“這是一個勇敢的、突破性的嘗試,用來闡明美國對臺出售武器問題,並使之不再神秘化。”曾經在美國國務院工作的方大為目前是東西方研究中心戰略互信與“二軌”外交項目副主任。郭品芬則是東西方研究中心中國項目負責人。據了解,兩位作者花了兩年時間完成相關研究,其間訪問了數位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務卿、相關國家的前任大使以及多位在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工作的圈內資深人士。 【環球時報記者 魏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