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學者:臺當局向美國購買武器無助兩岸和平發展

2013年12月16日 08:0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16日消息 針對臺灣當局近年來向美國採購12架P3-C反潛機和30架阿帕奇攻擊型直升機等大規模軍事採購一事,臺灣實踐大學管理學教授許淵國今天在臺灣《旺報》發表評論指出,臺灣當局這一系列軍事動作不僅無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反而淪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衛兵角色徒增困擾,實在不是明智的作法。

  許淵國指出,2004年,軍購6180億案中包括12架反潛機,美國報價41億美元,依當時匯率約1440億台幣,該機升空後最大偵搜範圍為半徑550海裏,約為1019公里,最大續航力為11小時。若只為臺灣防務,根本不需如此大偵搜範圍反潛機,更重要的是怎麼算都不需要12架?兩架服勤兼訓練,一架做維修保養,諷刺地,縱使再買3架作為日後40年拆卸零件並裝所需,也只需6架,為何要買從飛機沙漠貯放場的退休飛機,重新改裝啟用的12架反潛機?日後有多少人員訓練、維修保養、零件屆滿生命週期即需採購更新、人事等等費用,是個無底洞。

  文章説,以臺灣海峽的淺海地形,臺灣蒐集情報目的,主要是提供給美國,説難聽點,臺灣只不過是扮演衛兵的角色,但還得自己花錢買武器巡邏!許淵國反問道:請問這對兩岸簽訂和平協議有何幫助?

  許淵國算了一筆賬,阿帕奇戰鬥機AH-64E,在維基百科標示價格為一架2600萬美元,臺灣購買30架,總金額為593億元台幣,每單位價格為19.76億元,臺“國防部”宣稱每架8億就已比其他地區取得價格要貴上2000萬元台幣,而11.76億差價則應為人員訓練、備用零件的安全存量及其他服務。比其他地區貴多少無從得知!

  至於阿帕奇對臺軍作戰能力是有提升,但無實益,若大陸打登陸戰,一定配合海空優勢,阿帕奇一定是被重點鎖定打擊,不被擊落而發揮戰力,將是不可思議的事!雖然阿帕奇作戰半徑達480公里,但速度不會比導彈、戰鬥機快,飛到福建打擊地面部隊,也要避開中共的空優,可能性也不大!

  許淵國指出,臺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越來越重,2011年兩岸間貿易總額達1600億美元,臺灣享有898億美元順差。所以把兩岸關係搞好,解決臺灣經濟困境,才是務實作法。當年,兩岸關係發展確認是“先經後政”,現今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要作進一步談判,島內某些人卻又説“以經逼政”,這不就是預期遲早要發生的事嗎?

  許淵國最後告誡臺灣當局,臺灣要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需大陸助一臂之力,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為臺灣而得罪“世界第二大、正邁向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搞好兩岸關係就不必花錢買美國武器了!兩岸關係應該比臺美關係更重要!(台灣網 王文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