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商務部回應兩岸貿易逆差增大 希望臺灣放寬限制

2013年12月24日 08: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23日接受媒體聯合採訪,介紹大陸對台貿易逆差産生及增長的原因,並表示,為使兩岸貿易健康可持續發展,希望臺灣方面在加強兩岸産業分工與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放寬對大陸貨物的進口限制,加快ECFA貨物貿易協議的磋商與簽署。

  據悉,兩岸貿易中,大陸方面的逆差較大。今年前11個月,大陸與臺灣貿易額達1807億美元,同比上升18.8%;大陸方面貿易逆差1063.5億美元,同比上升22.4%。

  沈丹陽稱,大陸方面貿易逆差産生及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臺灣方面實施限制性大陸經貿政策所導致大陸對臺出口未能正常增長。在兩岸經貿交流中,臺灣方面一直實行“寬出嚴進”的大陸貿易政策,嚴格限制大陸産品進口。雖然臺灣方面對此政策曾進行多次調整,但到目前為止,臺灣的8726項進口産品中,仍有2000多項産品未對大陸實施開放措施。

  二是大陸對臺灣積極開放的經貿政策使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持續增長。在兩岸貿易間接、單向開放的局面下,大陸對臺多種優惠貿易政策的制定及實施,對臺灣貿易順差的形成及發展起了較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是兩岸産業分工與合作格局的影響。目前兩岸經濟結構、産業結構及生産技術水準仍存在著一定落差。在兩岸産業分工與合作中,臺灣比較優勢主要集中于産品與技術研發、中高端産品製造及上游原料與零組件生産;大陸承接了臺灣及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的傳統産業,成為勞動密集型産品的重要生産基地,從而帶動了從臺灣的進口。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