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漁民創業園建設提速閩臺農業合作

2013年12月19日 09: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一直處於大陸對臺農業合作領先地位的福建,一個臺灣漁民創業園的建設又在6個臺灣農民創業園之外提上日程,開始先行先試。

  目前,《寧德(霞浦)臺灣漁民創業園總體發展規劃(2012-2020)》已完成編制並通過專家評審,為霞(浦)臺(灣)交流合作再添新平臺。

  據規劃,寧德(霞浦)臺灣漁民創業園將構建“三區一圈一中心”發展格局,即建設現代漁業加工産業集聚區、海峽兩岸漁業物流貿易區、低碳漁業生産作業區以及海峽休閒漁業文化旅遊圈、綜合服務與管理中心,推動其集約化、産業化發展。

  霞浦縣委書記楊培欽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充分發揮霞浦的對臺區位和海洋資源優勢,依託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的現有規模和基礎,做大做強加工流通業,發展壯大休閒漁業,積極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力爭將寧德(霞浦)臺灣漁民創業園建成海峽兩岸漁業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寧德(霞浦)臺灣漁民創業園就在大陸首個臺灣水産品加工、貿易集散基地——霞浦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內規劃建設。而坐落于霞浦三沙港區的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目前已獲准列入福建第一批海洋産業示範園區,入駐有新東和、福建欽龍等一批臺資企業,還有許多臺灣企業正在洽談合作中。

  寧德(霞浦)臺灣漁民創業園的建設,加快推進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的開發建設,也提速閩臺農業合作。楊培欽表示,霞浦正全力將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打造成兩岸産業對接發展的一個集中點。

  隨著該集散中心的建設,兩岸技術、資金、經營、資源、人力、市場相互結合,霞浦對臺合作不斷深化,17家兩岸企業現已落戶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仁發告訴記者,集散中心項目總體建成投産後,預計年可新增産值約30億元人民幣。

  孫仁發説,集散中心項目充分利用霞浦豐富的海産資源,依託臺企的行銷網路和先進生産技術,研發海參、鮑魚、海帶、紫菜等高檔海産品加工品及微波食品,將銷往臺灣、日本、韓國等地市場。

  除了臺灣水産品集散中心的建設,近年來霞浦縣還引進臺灣“産加銷”、“農業加觀光”、“農産品加精深加工”等鏈條型農業産業化示範企業,建設現代農業、精緻農業以及集觀光旅遊和休閒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性高層次現代農業示範區。

  截至目前,霞浦縣已創建“閩臺合作精緻農業園區”12個,其中11個為“閩臺合作精緻農業種植區”,1個是“閩臺合作精緻農業示範園”。

  楊培欽表示,希望通過引進臺灣農業高新技術,在霞浦全面推廣臺灣精緻農業,從而引導新一輪的農業提升、改造和升級,實現現代化的農業發展。(完)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