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空郵齊發力 福建加快構建兩岸直接往來主通道

2013年12月15日 08: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月13日上午8點20分,臺胞陳文金從平潭澳前客滾碼頭,登上“海峽號”高速客滾船返回臺中市。“現在上船,不到3個小時就到了,還趕得及回家吃午飯呢!”陳先生笑呵呵地告訴記者。

  自2008年12月15日兩岸實現“大三通”以來,福建持續先行先試,加大投入、加快發展海峽兩岸海運、空運、郵運,兩岸通航、通船、通郵更加便捷高效:5年間,閩臺開通海空客運定期航線17條,運送旅客逾千萬人次;兩岸在航的8條海上客運航線,全部在閩臺;大陸唯一對臺水陸路郵件監管中心在福建建成。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14日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在交通運輸部等指導下,閩臺又開通了廈門至高雄、平潭至臺北客滾班輪航線。目前,兩岸正常經營的海上客滾班輪航線共5條,全部都在閩臺之間,分別是廈門—高雄、廈門—臺中、廈門—基隆以及平潭—臺北、平潭—臺中。再加上福建獨有的“小三通”,閩臺共有8條海上客運班輪航線,每週航班多達339個,平均每天近50個。海上貨運也更加頻繁,福建省8個一類港口口岸全部對臺開放,閩臺共開通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14條,散雜貨不定期航線28條,實現了閩臺所有港口海上直接通航的全覆蓋。

  5年來,閩臺空中直航蓬勃發展,福州、廈門、晉江、武夷山機場都可直航臺灣,是兩岸空中客貨直航點最多的省份。目前,閩臺開通空中客運直航定期航線9條,每週航班多達61班;空中貨運方面,相繼開通了廈門至臺北、桃園、高雄以及福州至臺北等航線。

  靈活的海空航線、頻密的航班、便捷優質的服務,實現了福建中心城市福州、廈門、泉州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與臺灣主要城市臺北、高雄、臺中等全面雙向對接,吸引了大量民眾經由福建進出臺灣。5年來,臺灣本島閩臺海空直航共運送旅客破千萬,達到1042萬人次,其中海上運送旅客745萬人次,佔兩岸海上客運總量的98%以上。福建完成對臺直航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34萬箱,佔兩岸集裝箱吞吐量三分之一強。

  “大三通”以來,兩岸也結束了通郵只能依靠民間渠道的歷史。福建發揮對臺“橋頭堡”的優勢,推動閩臺通郵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2008年12月,福州、廈門成為兩岸直接通郵封發局;2009年4月,中國郵政對臺水陸路郵件監管中心暨馬尾對台貿易碼頭建成,成為大陸首個靠泊大噸位臺輪專用泊位,也是大陸唯一對臺水陸路郵件監管中心;2010年12月,開通了福州—臺北—福州郵貨快遞航線;同月福州與臺北首條兩岸郵貨快遞直航包機航線開通;2011年,廈門對臺郵件處理中心建成投用……5年來,福建積極搭建閩臺郵政合作平臺,為兩岸民眾提供安全高效的通郵服務,累計完成函件量628萬件,特快專遞22萬件,包裹2.6萬件。

  福建打造兩岸往來主通道、綜合樞紐,聚集了方方面面的合力。交通運輸部將“小三通”管理許可權下放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執行,實現了更加高效的管理服務。福建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完成廈門東渡廈金客運碼頭等5個對臺客運碼頭的改造,新建成平潭澳前客滾碼頭;海事部門實行統一單證、簡化單證,查驗手續隨到隨辦;海關對海上直航實行“即到即辦、船邊監管、即到即卸”,對空運直航開闢“直航旅客專用通道”;檢驗檢疫部門全面實施電訊檢疫,實行人等船、船到卸貨和出入境一次申報等便捷措施;邊檢部門對客輪滯港時間不超過4小時的,一次性辦理入出境手續;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在福建沿海設立了8個口岸辦證點,設立服務台胞的綠色通道等。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透露,下一步,福建將加快建設廈門郵輪母港,引入國際大型郵輪公司,經營以廈門港為母港的兩岸郵輪航線;積極推進連江黃岐至馬祖北竿客運航線相關工作,爭取在2014年開通;推動閩臺兩岸車輛互通,允許臺灣牌照機動車輛通過閩臺客滾航線,進入平潭綜合實驗區行駛。

  “建設兩岸往來的主通道和綜合樞紐,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小三通,到大三通,再朝著全通、暢通、聯通升級,福建將繼續先行先試、加快發展,全面提升兩岸三通服務水準。”該負責人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