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渝臺青年研討科技人才交流 盼建人才共行機制

2013年10月23日 08: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2日,在重慶舉行的渝臺科技合作與交流研討會上,五十余名兩地科技界、企業界青年精英共濟一堂,商討加強渝臺兩地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有效途徑。

  據介紹,此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中國國民黨青年部、臺灣科研院、海峽兩岸商務發展基金、臺灣工商業聯合會、渝臺兩地中小企業主要負責人在內的50余人,就開展渝臺科技人才交流、渝臺生物科技研發合作、渝臺生態高效觀光農業對接研討交流。

  重慶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盧翔説,重慶與臺灣雖山水相隔,但兩地民眾的情感是相通的,兩地民眾開展交流的願望非常強烈。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渝臺經濟聯繫更加密切。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加強渝臺兩地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有利於發揮各自優勢,互惠互利,完全符合兩地的共同利益,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當天的研討會上,兩地青年談到最多的就是人才共用對科技的促進,青年精英們希望渝臺兩地能建立共行共通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兩地科技共同發展。西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負責人張焜説,人才的培養既需要學校對其知識的培養,也需要社會團體協會對其能力的培養,目前渝臺兩地人才交流不夠豐富,無論是學校層面還是社會團體層面,人才交流還需拓展新方式新方法,以此促進兩地的科技競爭力。

  臺灣高雄市菁英飛燕創業育成協會執行長蕭琇文説,通過幾天的考察,他發現重慶發展超乎他的想像,他認為這與科技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密不可分。此次科技交流與合作研討會是重慶和高雄開始務實合作的一小步,他期盼能有機會和重慶的高校及科技企業作更進一步的交流,期望渝臺建立共行共通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兩地人才交流和科技發展。

  據了解,通過交流對接,西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與臺灣高雄市菁英飛燕創業育成協會簽訂了《渝臺科技創業合作協議》,重慶將引進專利項目和科技創新人才。重慶飛洋活性炭製作有限公司與臺灣高雄市吉元生技有限公司簽訂《渝臺生物科技研發合作協議》,擬引進臺灣生物科研産品。(劉相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