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重慶籍臺灣新娘“回娘家”過中秋

2013年09月13日 08:0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雖然每年都要回重慶,但城市變化太快,走一會兒就容易迷路。”李德鳳説,嫁到臺灣14年,每次回重慶探親最“怕”逛街。

  “即使是在重慶主城最繁華的解放碑,也容易迷路。現在的重慶,已經不是我當年離開時的樣子了。”李德鳳感嘆道。

  作為第三屆“重慶籍臺灣新娘故鄉行”重慶籍臺灣新娘代表之一,李德鳳與其他48位同鄉應邀回到故鄉探訪。據悉,本次回鄉探訪的49位重慶籍臺灣新娘中,婚齡最長的已有20年。重慶市臺灣事務辦公室稱,回鄉探訪期間,重慶籍臺灣新娘將與家人走進主城大街小巷,參觀抗戰遺址博物館、夜遊兩江風景,體驗家鄉變化,在重慶過一個團圓中秋節。

  “嫁到臺灣8年,最忘不掉重慶的麻辣味道。”在臺北從事餐飲行業的巫祥碧眼中,又麻又辣的火鍋是這座城市最好的“標簽”。

  “臺灣的廚師很喜歡重慶的辣椒和花椒,只要一聽到我要回來探親,就要叮囑我多買點帶回去。”巫祥碧笑稱,每次回臺灣,半個行李箱都是給朋友帶的佐料。“現在他們只要聽到關於重慶的話題,就會説‘那是火鍋的故鄉’。”巫祥碧説,這次探親,她特地買了一個行李箱,“奉命”給臺灣的家人帶火鍋底料。

  “隨著兩岸交流加深,越來越多的大陸女性嫁到臺灣。她們遠離家鄉,生活中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嫁到臺灣已經20年的張澤進告訴中新社記者,為了幫助嫁往臺灣的大陸新娘適應當地生活,她和幾個在臺灣生活多年的朋友組建了“中華海峽兩岸和諧家庭協會”。

  “協會就是大陸新娘在臺灣的‘娘家’。我們不僅提供兩岸婚姻關係家庭扶助及服務,還能夠免費提供就業、創業、職技教育、技能培訓、子女教育等項目之輔導工作。”中華海峽兩岸和諧家庭協會南區辦公室主任丘家驊告訴中新社記者,協會不僅會在生活、就業、教育上為嫁到臺灣的大陸女性提供幫助,還會免費提供心理、法律等方面的諮詢服務,“希望借此幫助更多嫁到臺灣的大陸媳婦儘快適應當地的生活。”

  “目前重慶有8萬家庭與臺灣有著血脈聯繫,有1.3萬名重慶籍女性成為臺灣新娘。”重慶市臺辦主任李志雄稱,重慶籍新娘已成為連接渝臺交流的使者。(記者 韓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