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您在大陸還有個年紀很大的兒子!”--記兩岸骨髓捐贈者與受捐者的中秋團聚

2013年09月20日 08: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中秋,對來自大陸的馮永健和居住在臺灣的陳雨青來説極為特殊。在這個親人團聚的日子裏,不是親人的他們卻勝似親人。當馮永健手捧鮮花,跪倒在陳雨青面前,道上一句:“感激,我生命中的第二個母親”,“海峽兩岸血脈相連”這句話又增添了一筆鮮亮的注解。

  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19日在花蓮舉辦活動,慶祝成立20週年,特別為骨髓捐贈者和受贈者組織了難得的一次“相見歡”。在總共36位受捐者中,來自大陸的就佔了一半,馮永健是其中一位。

  其實,馮永健與陳雨青看上去年紀相差不大,但他卻説:“因為疾病,我的人生曾經暫停,幸好有慈濟,有雨青,我的生命才再次點燃。所以,我想跟‘雨青媽媽’説,您在大陸還有一個年紀很大的兒子。”話音剛落,會場裏響起了溫暖的笑聲和掌聲。

  家住臺中的陳雨青,是一位不善言辭的普通婦女,上臺還有些羞澀。當年她瞞著家人捐贈骨髓。可説起這樁善事,她卻只是一再表示應該感謝慈濟的志工們。

  “聽説自己配上了,我當時就尖叫起來,感覺好像自己中獎了!”説這話的不是苦苦等待合適配型骨髓的病患,而是臺灣骨髓捐贈者廖敏香。她坦言,自己18日接到電話通知參加“相見歡”活動後,“一直緊張到現在,一直在想她的樣子”。她不知道,盼著見她的上海女學生董葉青前一天則還在擔心見不到自己的恩人。

  臺灣捐贈者郭震緯帶著妻子和年幼的女兒,趕來與四川男孩劉鑫見面。聽説手術4年來劉鑫健康狀況良好,聽到孩子一句“謝謝叔叔”,這家人牽掛許久的心放下了。另一位接受骨髓捐贈的大陸男孩楊善的母親,面對年輕的臺灣捐贈者吳明宏,哽咽地説:“因為您,我們才能擁有完整的家和幸福的生活!”

  臺灣青年賴屹民的家人到現在還不知道他捐過骨髓。他和受捐者王瑜哲坐在一起,兄弟般地聊起喜歡的體育項目,似乎早已相熟。

  “以前感覺臺灣好像有些遙遠,了解很少,突然有一位素不相識的臺灣大哥,毅然地要捐骨髓救我,我真的太幸運了!”王瑜哲説。

  “這些年,我過年回廈門,走到海邊,就會想念捐贈骨髓給我的臺灣兄弟!”在廣州某高校任教的戴世青2001年被確診罹患白血病,三個親兄弟都沒能與他成功配型,直到通過慈濟找到了當時23歲、183公分的臺中青年郭家齊。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戴世青在“相見歡”活動現場,一眼就認出了郭家齊。

  “我們這麼做,並沒有多麼神聖,希望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都能及時援手、雪中送炭。”郭家齊對記者説。

  血髓,聯結著兩岸。愛,跨越了海峽。來自大陸的受贈者們都表示要在新生裏將愛傳遞下去。

  “我有義務去傳遞愛。我康復後常常去醫院,鼓勵血液病的病患。我的兄弟們已經在大陸的中華骨髓庫作了登記。”戴世青對記者説。

  “慈濟和雨青把愛傳給了我,我想把愛傳下去。我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用心用愛對待所有病患,這是我今後人生唯一的目標。”馮永健説。

  據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骨髓幹細胞銀行副執行長楊國梁介紹,自1997年兩岸首次送髓以來,通過該中心完成兩岸成功配對超過1380例,約佔其20年成功配對總數的三分之一。他表示,慈濟與大陸中華骨髓庫合作密切,希望兩岸在這一領域加強合作,拯救更多的生命。(記者陳鍵興、齊湘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