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國學教材首進大陸近30所中學課堂

2013年09月13日 08: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學期,包括北京四中在內的大陸近30所中學的高中生用上了來自臺灣的國學和傳統文化教材——由中華書局引進的臺灣高中必選課教材《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這是臺灣國學教材首次進入大陸課堂。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在臺灣可謂家喻戶曉。從1954年開始,臺灣地區高中課程中一直安排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屬於必修科目。

  此次中華書局引進版教材與原教材內容、體例基本一致,分上下冊、22個單元,上冊為“論語選讀”,下冊為“孟子選讀”與“學庸選讀”,共計選入《論語》168章、《孟子》50章、《大學》4章、《中庸》4章。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梁濤認為,這套教材最大特點在於課程化做得更好。書中內容並非照搬經典,而是進行了特色編排。比如,每個單元附有“引言”“問題與討論”,各章之下都列有“章旨”“解讀”等。

  在臺灣,孩子從3歲起開始誦讀《三字經》。初中階段,文言文佔到國文課文近60%。高中階段,“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與“高中國文”則是同時教學。臺灣知名學者傅佩榮曾説,臺灣沒有“國學熱”,因為國學從來就沒有“冷”過。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文説,相比之下,大陸國學教育顯得薄弱,不僅沒有統一教材、教綱,師資也嚴重匱乏。

  據介紹,中華書局于2009年成立了“經典教育推廣中心”並展開調研。調研發現,大陸國學教育需求非常旺盛,不少學校開課、編教材,但大多未形成體系,只停留在經典誦讀層面。

  目前,北京第四中學、河北衡水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安徽合肥市第一中學、湖北武漢市第四中學等在全國率先使用引進版教材。在臺灣地區,包括桃園高中、北松高中、新竹女中在內的近一半高中也在進行同步教學。這是兩岸首次開展同步國學教學。

  專家認為,大陸引進臺灣國學教材是一次“探索性典範”,這是對大陸國學教育的彌補,也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組成部分。(璩靜、王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