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學者: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儘早生效對臺有利

2013年08月20日 07:5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多位臺灣學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給臺灣帶來的利大於弊,應儘早通過生效。

  臺灣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黃智聰認為,反對者的言過其實加上媒體的過分渲染,是服貿協議目前在島內引起部分民眾反感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服貿協議對於臺灣服務業而言是一個轉機,能夠讓逐漸陷入困境的某些行業迎來有利的發展環境。學術界對服貿協議的態度大多是樂觀其成。

  臺灣真理大學國貿係副教授龔春生説,服貿協議有助於擴大臺灣的對外經貿關係,改進臺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地位,增加臺灣金融業的商機。以數據評估,臺灣服務業産值佔GDP約七成,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約六成。協議生效後,臺灣對大陸出口預計每年增加4.02億美元,增幅達37.2%;在服務業總産值方面,預計增加約3.90億至4.28億美元;在服務業總就業人數上,預計就業人口可增加1.1萬多人。

  他表示,雖然島內有印刷業、美容美發業及洗衣業者擔心會因陸資登臺而利益受損,但也有業者信心滿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麥當勞當年進入臺灣後,原本經營傳統飲食的業者,紛紛求新求變,不僅與麥當勞分享臺灣市場,甚至進軍大陸蓬勃發展。

  談及服貿協議目前在島內遇到的阻撓,黃智聰説,這對於ECFA的後續協商,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都不是好事。島內應該儘快凝聚共識,讓服貿協議通過生效。龔春生補充説,臺灣想要維持穩定的經貿發展,必然要通過簽署經濟協議來擴大出口。服貿協議的擱置容易讓國際社會對臺灣能否信守承諾及大幅開放市場産生懷疑,對於臺灣經濟的未來發展十分不利。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許振明則建議,兩岸雙方開展充分宣導,將服務貿易協議的內容和影響解釋得更清楚些,有針對性地解答反對民眾心裏的困惑,化解他們的憂慮。同時,臺行政當局儘快給出補償措施的細則,讓可能因服貿協議受到損失的業者“吃下定心丸”,從而實現服貿協議的早日生效。

  第二十二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19日至21日在瀋陽舉行。研討會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聯合主辦,來自海峽兩岸和港澳的10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記者趙博 徐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3-08/19/c_117003866.htm

原稿件作者:趙博 徐揚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