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滇西抗戰紀念館開館 蔣孝嚴出席

2013年08月16日 08:0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1945年8月15日,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68年後,滇西抗戰紀念館選擇在日本投降紀念日這一天開館。

  這個投資1.5億元人民幣、佔地22畝的紀念館位於騰衝國殤墓園的東側,黛青色的火山石外墻與墓園裏的古柏遙相呼應,莊嚴肅穆。這是雲南迄今最大的抗戰紀念館,也是中國大陸唯一由中央財政支援建設的紀念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抗日英雄的紀念場館。

  紀念館展區分為抗戰後方、禦敵前線、怒江對峙、絕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願和平七個部分。展覽面積5000多平方米,展出了有關中國遠征軍、飛虎隊、滇緬公路、滇西抗戰的各類文物12000件,圖片資料1500幅。

  前來為紀念館揭牌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説,中國遠征軍是中國抗戰史上非常慘烈的一頁,但這段歷史,兩岸同胞並不是那麼熟悉,非常讚賞大陸官方修建這個紀念館。“抗戰,不分你我,大家的目標都是一個——救中國。當下,兩岸應更加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共同奮鬥,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當日,很多抗日將領的後裔也參加了開館儀式。著名抗日將領後裔鄭建邦説,68年過去了,願所有人都知道歷史曾經走過,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抗戰老兵盧彩文老人望著松山戰役實景再現雕塑,眼中淚光一閃而過,在他面前,“焦土之戰”正在上演:面對居高臨下的日本軍隊,中國軍人們前仆後繼,冒死衝殺,烽煙滾滾、炮聲隆隆,只見人與焦土,不見一草一木。

  “歲月衝不掉中國人民曾經遭受的苦難,更抹不掉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盧彩文説。

  展覽也還原了10萬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失利後,退走野人山的遭遇,油畫布面上的茫茫叢林中,屍橫遍野。而紀念館西側,還樹立了一面長達133米的中國遠征軍名錄墻,103141位遠征軍將士的名字,被密密麻麻地刻在了火山青石上。

  據悉,紀念館的陳展實物以騰衝民間收藏家段生馗30多年來收集的抗戰文物為主。還有部分珍貴實物由遠征軍老兵及其後裔,以及海外的華人捐贈。

  滇西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是滇西抗戰的主戰場,從1942年初日本侵犯滇西到1945年1月收復滇西全部失地的3年裏,騰衝各族人民和中國遠征軍、美國盟軍、愛國華人華僑一道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贏得了滇西抗戰的全面勝利。(記者 胡遠航)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