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民間唱響抗戰歌曲 學者吁“不容青史盡成灰”

2013年07月08日 08:54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民間團體中國統一聯盟、新黨青年軍、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等7日在臺北分別舉辦抗戰紀念活動。《黃河大合唱》、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等抗戰時期悲壯的歌曲與詩詞,伴隨參與的民眾一同回顧抗戰史。

  今年臺灣民間舉行的各項七七抗戰紀念活動,傳唱昔日愛國歌曲成為共通點。

  中國統一聯盟今年演講會中增加抗戰歌曲合唱、《黃河大合唱》欣賞、詩歌朗誦等環節,邀盟員、友人共同欣賞。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王津平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這些歌曲中有國家的苦難,希望通過文藝欣賞來張揚兩岸中國人期盼“祖國中興”的精神。

  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等機構舉行的紀念會中,有愛國歌曲合唱比賽,吸引了許多老兵與家屬參與。主辦單位之一、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籌備會主委鐘欣純表示,盼透過歌聲傳唱,讓當年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官兵能永遠被記憶與傳頌,讓逝者家屬以官兵為榮,讓倖存官兵在年老時,仍可感受到人們對其勇於犧牲的感念。

  在新黨青年軍于臺北中山堂抗戰勝利紀念碑前舉行的紀念活動中,臺北青年穿上抗戰時期軍裝,83歲的當年河北流亡學生劉慶林領唱昔日戰歌。新黨主席郁慕明在活動中呼籲中國國民黨,不應忽略抗戰史。

  淡江大學副教授林金源近來數次於報章發表長文,直指“民族意識淪喪是臺灣社會一大憾事與隱憂”。他在中國統一聯盟的演講會上再度闡述,缺乏民族立場的歷史觀,誤導民眾走上價值虛無主義道路;在此氛圍下,臺灣社會積非成是。

  林金源具體列舉了接踵而來的荒誕現象:臺灣官方與民間近年幾乎將日本殖民者八田與一奉為英雄,而其實他主持建設烏山頭水庫,乃是執行日本帝國侵略政策而非出自善意;臺北市今年宣導6月17日是北投公園建成百年,然而此日是日本侵略者當年耀武揚威、開始經營臺灣的所謂“始政紀念日”,讓當年臺灣民眾咬牙詛咒、光復後停息超過一甲子的“六一七”竟悄然復活。

  這位學者指出,在這已被淡忘的七月七日,臺灣仍有神智清明、良心未泯的有識之士在聚集、吶喊;認清史實才能讓人民為所當為、止所當止,“不信國魂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記者 劉舒淩 路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