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民進黨年度大戲:“九二共識”先接受 再處理

2013年08月08日 09:0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民進黨兩岸政策大討論“華山會議”,近日結束了第二場“如何處理‘九二共識’”。包含9場、將持續數月的大討論,稱得上是民進黨的年度大戲。

  坦白説,從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到討論處理“九二共識”,對民進黨來説確是一個進步,但是,細究起來,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何來處理“九二共識”之説?不管民進黨承認與否、喜歡與否,“九二共識”都仍然存在;閉上眼睛,世界仍然如故。民進黨需要處理的是自己對於“九二共識”的困擾。

  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説,處理棘手問題,要坦然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如果“華山會議”討論“九二共識”稱得上是面對的話,民進黨至少還沒走到接受這一步。接受,意味著可以客觀而公正地看待“九二共識”。或許不能認同,但卻要認可“九二共識”存在的事實和價值——畢竟5年來以它為基礎,兩岸對話、協商,促使兩岸關係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認識到“九二共識”的本質,才可能走向處理這一步。

  而“九二共識”的本質,如“九二共識”這一名詞的創造者、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所説,“九二共識”非名詞,而是互信。僅僅針對“九二共識”名詞本身,無論怎樣否定、質疑、指責,都是沒有著力點的。互信是溝通兩岸的橋。“九二共識”也許只是一座木橋。人們最早搭木板過河時,確實沒有“橋”這個詞;木橋的確結構簡單,不如石橋、鐵橋堅固;甚至也可以説,木橋的確已經過時了。但是,想要過河的人們根本不會理睬這些風言風語,過橋才是正道理。

  民進黨確實需要討論如何處理“九二共識”的困擾。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民進黨就在嘗試以各種方式來解決“九二共識”,從視若無睹、一口否定到百般指責,結果“九二共識”不但沒有因此銷聲匿跡,反而如蘇起所説“越罵越有名”了。聰明如民進黨人,恐怕早就明白個中原因,只是不敢面對、不願接受而已。

  聖嚴法師説,“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一語道出問題核心。一個政黨的責任不是在選舉中獲勝,而是引領人民走向有希望的未來。發現希望所在需要智慧。唯有認清兩岸關係的未來,民進黨才能真正從“九二共識”的困擾中解脫出來。(木 鳴)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http://www.chinanews.com/tw/2013/08-08/5137028.shtml

原稿件作者:木 鳴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