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孫亞夫:聚焦破解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瓶頸的辦法

2013年06月21日 08:5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以“強化認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為主題的“北京會談”兩岸關係研討會20日在北京開幕,來自兩岸百餘名學者與會。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在開幕致辭談及探討兩岸政治關係時,建議在研究解決問題時求同存異,聚焦于探索打開破解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瓶頸的辦法。

  孫亞夫説,探討兩岸政治關係,首先要務實,任何脫離客觀現實的主張是探討不出結果的;其次要共同努力,找到打開破解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瓶頸的辦法;第三要落到實處,即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全面改善發展兩岸關係。

  他指出,在開始探討時,建議先回顧1949年以來兩岸政治關係的歷程,判斷目前所在的水準,其中可以認清雙方實際上是如何看待對方的,進而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主張。在研究解決問題時,建議求同存異,尋求共同點和連接點,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分歧不妨先放一放,聚焦于探索打開瓶頸的辦法。在著手討論合情合理安排時,建議對兩岸政治關係關鍵部分進行設計,同時對兩岸政治關係所涉及的方面都予以討論。

  孫亞夫強調,實際上,雙方以往已經對兩岸政治關係涉及的諸多方面作出了安排,可以將之歸納出來;同時可以對其他方麵包括涉外事務進行安排。在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上,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

  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在致辭時表示,建議儘早建立兩岸和平協商機制,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溝通平臺,定期磋商、探索兩岸關係中的政治課題,進而進行兩岸政治上“合情合理安排”的探討與協商。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表示,中國夢應由兩岸一起參與。臺灣應該可以在中華民族文明崛起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兩岸應繼續強化現有的聯繫性關係,同時必須通過政治安排,讓兩岸之間形成“合”的結構性關係。

  此次“北京會談”研討會會期兩天。大陸主辦單位為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臺灣主辦單位為兩岸統合學會,協辦單位有臺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記者 邢利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