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國共平臺再引島內新期待

2013年06月13日 09: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高層會晤觸及“深水區” 摸底政治對話可行性

   2009年中國國民黨第十八次“全代會”上,接任黨主席的馬英九(右)從原黨主席吳伯雄(左)那裏接下印信。卸任的吳伯雄隨後多次奔波兩岸。如今他們的授信互動再一次成為島內關注的焦點。資料照片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定於6月12日至14日率團訪問北京,將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進行一場“習吳會”。臺灣媒體透露,國共雙方將“觸及敏感的兩岸政策基調”。國民黨中央定調這是黨對黨的正式高層對話,不僅馬英九行前親自接見訪問團,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一度位列訪問團名單內,引發諸多想像空間。甚至有臺灣媒體大膽預測,吳伯雄北京行或為政治議題談判做準備。

  政治對話能否破題?

  島內媒體分析,“習吳會”將採取何種表述來進一步鞏固國共兩黨的政治互信,是推進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指標。2005年4月“胡連會”曾達成國共兩黨60年來的正式和解。此後國共對話平臺成型,併發揮了臺海穩定器的作用。

  島內“中央日報網路報”7日刊發文章説,日前馬英九鄭重強調,“不推動臺灣獨立、不推動一中一台、不推動兩個中國”。他以黨主席身份委託吳伯雄會見習近平時,這“三不”將會是兩黨除了重申“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之外,增強政治互信的又一明確宣示。

  對於“習吳會”是否觸及兩岸政治對話,相關人士不願多談。島內有專家坦言,國共透過高層對話,就是要厘清雙方的立場與底線,先為兩岸政策定調,相關技術問題再交由“國共論壇”討論。

  臺灣《中國時報》分析稱,從馬英九近期談話看出,臺當局不急於進入兩岸政治對話,希望借由採取堆積木策略,逐一架構兩岸關係。而大陸近期則不斷拋出兩岸政治對話的風向球。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