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北寫真:在孫中山紀念圖書館探尋早期中共文獻

2013年05月19日 09: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北寫真:在孫中山紀念圖書館探尋早期中共文獻

  圖為一本八路軍政治部編輯印發的《八路軍百團大戰特輯》,扉頁中印有毛澤東的手跡。

  圖為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中)參觀圖書館,翻閱一本《良友》雜誌,其中刊載了宋慶齡的照片。

  臺灣政治大學接受中國國民黨委託管理“孫中山紀念圖書館”,18日在該校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啟用。館藏中包括早期中國共産黨文獻與宣傳品,在臺灣各圖書館中甚為罕見。

  孫中山紀念圖書館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抗日戰爭期間遷往重慶,1949年遷至臺灣,在臺北木柵復館。此後先後搬遷至“國父紀念館”、國民黨中央黨部。去年11月12日,國民黨與政治大學簽約,將館藏移至該校,並委託管理、活化,提供給社會人士利用,充分發揮文獻功能。

  新啟用的孫中山紀念圖書館位於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三、四兩層,面積一千多平方米。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看到,圖書及資料按照來源分為五類: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藏書、孫科先生補不足齋藏書、方東美教授贈書、中山文化教育館藏書、“國防研究院”藏書。

  由於上述分類方式,找書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律可循,走過一排排書架,在發黃的書頁中探索,給人以“淘寶”的感覺,也頗有一番樂趣。走著走著,一本紅色封面的《新民主主義論》映入眼簾,作者欄赫然寫著:毛澤東;翻開一本八路軍政治部編輯印發的《八路軍百團大戰特輯》,扉頁中印有毛澤東的手跡“反對貝當主義,也反對戴高樂主義,堅持獨立解放的民族革命主義”;一本《周恩來與鄧穎超》則以二人的照片作為封面;丁玲的《新中國的女戰士》和一些秧歌劇本,也不失活潑。

  原來,館藏中有相當一部分早期中國共産黨文獻與宣傳品,包括會議資料、油印本、早期思想教育之理論著作、關於八路軍的報道、中國共産黨元老人物介紹、新四軍與八路軍宣傳品和秧歌劇本等等。這些資料不僅在臺灣罕見,有些在大陸也屬稀少難得。

  “這在過去都是禁書啊!現在可以在臺灣的圖書館裏閱讀了!”不少前來參加啟用儀式的來賓都大為感嘆。

  館方指出,中國近代史與政黨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凡研究近代史者,必須廣為涉獵相關史料以求印證。該館所藏書籍富有政黨專業特性,不僅收藏豐富的國民黨相關資料,也保存了中國共産黨相關資料,對於1927年至1949年的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獻價值。

  此外,圖書館中還藏有許多與孫中山相關的書籍、文獻,以及珍貴的線裝古籍善本,總藏書量達十余萬冊。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齣席了圖書館啟用儀式,他表示樂見孫中山紀念圖書館委由政治大學管理運用,形容“如出嫁的女兒找到了好婆家”。政大校長吳思華也表示,未來政大將持續整合跨領域研究資源與人才,打造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基地與平臺。(路梅 劉舒淩)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