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央企密集入閩 閩臺産業合作獲利好

2013年05月11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2004年以來,92家央企密集入閩,涉及項目總投資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因此在閩臺産業合作上再獲利好。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0日表示,央企入閩推動福建投資增長。2012年,福建在建的重點項目369項、總投資1.78萬億元,其中央企在建項目111項、總投資7283億元,央企投資佔比達41%。

  值得關注的是,央企入閩將目光主要集中至福建沿海地區,而經過多年發展,福建沿海已初步形成以電子資訊、機械裝備、石油化工等先進製造業為主的臺商投資集聚地。

  臺商在福建集聚發展的上述三大産業,亦成央企入閩的主航向。其中,央企在石化項目上推動閩臺合作尤為搶眼。

  福建省發改委披露,國家發改委已同意福建漳州古雷石化項目開展前期工作,此項目由臺灣石化同業公會與福建省政府、中石化三方合作,總投資921億元。

  除中石化外,大陸另一石油巨頭中石油亦擬在古雷建設百萬噸乙烯及下游深加工項目,而中化集團、華能電廠與華潤燃氣也分別在此啟動配套倉儲、熱電廠和管道燃氣項目建設。

  央企與福建的深度合作,亦使得閩臺石化合作的目標放大。官方提出,古雷將建成年煉油能力5000萬噸的世界級石化基地。

  兩岸在裝備製造上的合作,將因央企入閩而變得更趨高端化。

  臺灣機械製造業在模具、電子生産設備、塑膠機械、木工機械、切削機床、成型機床等領域具世界水準。此番央企入閩,推動福建高端裝備産業的發展,又透出兩岸機械裝備産業合作的新意。

  北車集團在泉州建設海峽軌道客車項目,目前,年産城軌地鐵客車300列項目建成投産,後續將建大型維修基地。機械裝備産業發達的泉州,將因此吸引更多下游鈑金、座椅等配套産業的入駐。

  中國重汽也在福建三明打造目前福建最大的商用車項目,建成後將形成20萬輛商用車的年産能;中鐵集團則在福州臨港工業區生産大型港口機械設備、海洋裝備、礦山機械等高端裝備機械産品。

  閩臺互動熱絡的電子資訊等高技術産業,亦將隨央企密集入閩實現轉型升級。目前,閩臺電子資訊産業在福州及廈門兩地形成合作“熱”地。

  據福建省發改委介紹,中航工業在廈門投資70億元建TFT液晶顯示面板項目,不但帶動液晶材料、背光源、偏光片、驅動IC等上游材料發展,還將帶動車載顯示、儀錶等的發展。

  中國普天在福州開發生産雲計算基礎設備,包括高端路由器、交換機、網路安全産品、海量存儲設備等,預計3至5年內實現年産值100億元,中國普天與當地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因此成為福建資訊産業的龍頭企業。

  分析稱,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的推進和實施,央企落戶福建密度加大,而此時閩臺産業合作正從勞動密集型轉向電子資訊、石化産業、裝備製造等技術、資本密集型産業發展,央企入閩將為閩臺産業合作提供“正能量”。(記者 張建忠)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