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綠營學者:大陸對“不統不獨不武”日益不耐

2013年05月02日 10:56 來源:聯合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綜院與現代財經基金會1日舉辦座談會,邀請學者遍及“統獨”、藍綠陣營。有學者認為,臺灣應參與“中國夢”的建構,從中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也有學者認為,“中國夢”會體現在大陸日後對臺政策上,北京會對臺方的“不統不獨不武”日益不耐。

  臺大政治係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説,“中國夢”對臺灣不僅是商機,更是臺灣在中國大陸發展中尋求扮演角色的機會。臺灣應該思考如何參與界定“中國夢”的內涵,在“富、強”之外,以臺灣“善”的文化影響大陸;取得參與權、發言權、影響權。張亞中認為,臺灣無法逃避兩岸政治定位問題,應以“合”的概念爭取主動,成立兩岸可共同參與的治理機制。

  臺灣淡江大陸研究所長張五嶽指出,大陸新領導人對臺政策更靈活多樣;臺方應善用各種民主開放元素,作為兩岸互動籌碼。他強調,一個藍綠分裂的臺灣,不可能有和平穩定的兩岸,臺灣的政黨政治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應發揮助力而非阻力。

  身兼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的東吳大學政治係教授羅致政説,“中國夢”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並把臺灣人民也包括在內,這種思維會體現在未來的對臺政策上。他表示,大陸已逐漸對“不統、不獨、不武”和“只經不政”感到不耐,因此大陸官員最近常表態希望由政治對話,進一步政治協商、政治談判。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認為,“兩岸應是‘朋友關’係”,有共同的興趣、價值或目標,而非一開始就從血緣、民族角度出發,設定為宿命般的“親屬關係”。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