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深水區前行需要民進黨當“鲇魚”

2013年03月29日 11:1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于上周召開,儘管民進黨方面刻意冷處理,但中國大陸透過這場會議,透露出一項極為耐人尋味的想法,即北京或已準備進一步搭建具備紅、藍、綠色彩的 “兩岸政黨論壇”,要透過所謂的“鲇魚效應”,促使兩岸推動政治對話。

  過去,挪威漁民為提高沙丁魚的存活率,會在捕獲後立即放入一條鲇魚,藉此引起沙丁魚緊張,加速游動,因而活蹦亂跳地回到漁港。而這套“鲇魚效應”的模式,似乎也已成為國、民、共三方角力的基本態勢。

  馬英九贏得連任後,逐步走向“重美輕陸”立場。在美國重返亞洲及再平衡的策略下,都讓馬英九有拒絕與中國大陸進行政治談判的理由。

  因此,面對國、共對話有趨緩的現象,中國大陸方面似乎有意引進民進黨這條 “鲇魚”,來刺激兩岸關係進一步往深水區發展。

  或許有人會質疑“憑什麼要民進黨當鲇魚”?的確,民進黨當然沒理由無端為人做嫁衣裳。但是,民進黨或許可嘗試在堅持固有立場的前提下,妥善扮演“平衡兩岸發展”的角色,一來可藉此突破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所面臨的困境,二則打破國民黨壟斷兩岸交流的現狀。

  這麼説或許太抽象,就以上周郭正亮出席兩岸關係研討會的情況來説,會中他明確點出在馬英九的強勢主導下,“國共論壇”已經逐步降溫,所以兩岸或許可思考共同創造“兩岸政黨論壇”,以補強“國共論壇”的不足。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