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從甜點品味臺灣故事

2012年12月03日 08:1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冬季的臺北細雨綿綿,正在臺北故事館舉行的“甜點 故事 臺灣味”特展,將一場舌尖上的懷舊旅行慢慢開啟,娓娓講述百年來臺灣甜點發展過程中的點滴故事,勾起人們溫暖甜蜜的回憶。

  展覽通過大量珍貴史料,包括有200年曆史的糕餅製作磨具等,呈現了甜點在臺灣大眾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臺灣的甜點素有盛名,臺北的大街小巷也遍佈各色甜點鋪,空氣中仿佛都瀰漫著一股甜香。“甜點常常讓人聯想到幸福的滋味,它能帶來一種特別的快樂。我們希望通過展覽將這種幸福傳遞給每一位觀展的朋友,使大家了解到甜點不僅好吃,其實咬下去的每一口都有背後的故事、歷史,也有老祖宗的祝福以及許多非常珍貴的習俗。”展覽主辦方、臺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説。

  據介紹,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臺灣傳統糕點不僅繼承了福建、廣東等地的特色和習俗,後由於島內糖業發展迅速,甜點原料逐漸豐富。尤其是最近數十年,很多傳統老店開始學習將東西方糕點製作工藝融合起來,發展出更具寶島特色的“舌尖美味”。鳳梨酥、太陽餅等各式甜點也由此成為臺灣最知名的伴手禮。

  臺灣糕餅文化專家張尊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糕餅與寶島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在各種年節、禮俗、宗教祭祀等活動中,代表不同寓意的糕點不可或缺。例如拜媽祖時節,信眾為了表示虔誠,除了以“紅龜粿”祭拜外,糕餅店還會應景推出“媽祖餅”、“平安餅”等特色商品。

  她説,臺灣不大,卻有許多別具地方傳統與特色的糕餅點心,例如“新竹竹塹餅”“臺中太陽餅”“豐原綠豆椪”“鹿港鳳眼糕”等。此外,在文創産業概念的推動下,也涌現各式各樣結合地方特産、以“文化入餡”的新産品。

  本次展覽開幕時還舉行了有8位滿周歲的小朋友一同進行的“腳踏龜”傳統禮俗,象徵著祈求孩童平安長壽。

  據悉,這個展覽將持續至2013年4月7日。其中分展區設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將通過三位藝術家的獨特想像與創造來展現別致的甜點趣味。(記者譚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