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謝長廷返臺島內爭論成果 藍綠陣營心情都很複雜

2012年10月10日 10:0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謝長廷5天4夜的大陸行,在島內政壇和民間引發強烈震動,各方紛起討論檢視其收穫。有民調顯示,綠營支援者甚至比藍營支援者更認同謝長廷此行,並認為民進黨未來與大陸的交流應更大膽開放些。國民黨表示,謝大陸行的後續效應有待觀察。民進黨內部則儼然出現了兩岸政策、路線之爭,掌聲與噓聲互相交錯。

  據臺灣《聯合報》9日報道,謝長廷8日下午回到臺灣。他表示,比原來的期待有更多收穫,因為雙方至少已經比過去創造了更多的互信。臺灣不會因為跟對岸交流,或是跟對岸接觸就滅亡、就消失,臺灣只會因為自己停止進步而接近崩潰,發生問題。臺灣東森新聞的報道稱,謝長廷9日上午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舉行會談,報告訪問大陸心得。蘇貞昌認為謝長廷此次訪大陸很不簡單、很辛苦,這一步可以跨出去很不容易。謝長廷當天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説:“其實有更好的主張可以讓兩岸和平交流”,民進黨可以和共産黨對話、替人民發聲、為臺商服務,“我也願意跟隨,但迄今都還看不到。”

  針對謝長廷的大陸行,臺灣《中國時報》9日公佈“旺旺中時民調中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泛綠支援者有60%的人認同謝長廷大陸行,比例高於國民黨支援者的46%和無明顯政黨立場的32%。而且民眾對民進黨現主席蘇貞昌與前主席蔡英文到對岸進行參訪多表認同。《中國時報》的報道説,調查發現,有44%的人支援謝長廷此次的“開展之旅”,不認同者有13%。在這種漣漪效應下,目前有51%的人期許蘇貞昌也能有趟大陸行,希望蔡英文成行者,更達57%,整體而言,有近五成的人認為謝的大陸行有助於民進黨重返執政,並認為民進黨未來與大陸的交流應更大膽開放些。

  國民黨方面認為,謝長廷此行的後續效應尚待觀察。據《中國時報》報道,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表示,謝長廷此行提出遵守“憲法”的説法,與過去主張“臺獨”有很大不同,但還有待觀察。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分析,這次謝長廷登陸屬於個人身份,即使見到大陸涉臺系統領導,也只能説明大陸很重視謝的到訪。未來蘇貞昌、蔡英文能否“登陸”,取決於三個條件,一是蘇、蔡是否有主觀意願;二是能否有“適當身份”;三是取決於大陸放行與否。由於蘇貞昌仍具有民進黨主席身份,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比照謝長廷模式登陸的機會較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吳育升質疑説,謝長廷究竟是扮白臉當民進黨、共産黨橋梁,還是當黑臉不承認“九二共識”,如果黑臉、白臉都想當,最後只會“滿臉花”,且既然謝已經到大陸訪問,以後民進黨就沒資格再給國民黨“戴紅帽子”。

  親綠的臺灣《自由時報》報道説,對於謝長廷訪陸,藍營略感憂心,因為謝這次與大陸高層會見,某種程度代表民進黨也能與大陸交往互動,這對於國民黨來説可能是一項壓力,因馬當局目前的施政績效並不理想,一旦失去兩岸領域的優勢,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

  《中國時報》稱,謝長廷大陸之行,引發民進黨內部關於兩岸政策的爭論,掌聲與噓聲並起。有人認為謝此行替民進黨“投石問路”,應正面看待。也有人質疑謝此行“一人唱獨角戲”,在黨內難獲共鳴。蘇貞昌表示,黨內或許有個別不同的意見,但民進黨的一貫立場沒變。前民進黨主席遊錫堃強調,民進黨黨員必須遵守“臺獨”黨綱。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説,謝想把“憲法各表”帶到大陸,把這趟旅程定位設定太高,認為歷史因此改變。但黨內多以平常心看待,謝只有“一個人唱獨角戲”,顯示民進黨並不會因此接受他對兩岸的看法,此行對民進黨也沒有本質上的改變。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認為,對謝大陸之行論功過言之尚早,對民進黨一定有影響,但還不能判斷到何種程度。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説,後續若引起黨內派系鬥爭,整體而言反讓民進黨失分。(環球時報 記者 吳亞明)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