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民進黨該認真答題了

2012年10月10日 08: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兩岸各方矚目中,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以臺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的名義,順利完成“登陸”破冰的“開展”之旅。遙見其于廈門、北京旅程,與大陸民眾及涉臺學者、官員接觸互動的足跡,似乎悄然捎來杜牧詩句“千里鶯啼綠映紅”的民進黨與中共的交流訊息,從而為兩岸關係和諧、互信起到積極作用,值得給予溫馨的掌聲。

  回顧謝長廷于10月4日啟程,首途廈門順道至東山島祭祖。抵廈門機場時,他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形容自己的心情,並接受地主廈門市長午宴接風。翌日參訪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撩起19年前當“立委”時舊地重遊的往事情懷。于座談時提及,兩岸對於政治定位、認同、主張的差異,應該尋求“心靈解放”,予以面對、處理、超越。

  10月6日,謝長廷拜會了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受到所長、副所長的熱情接待並進行了長達兩個鐘頭的座談。晚宴時與國臺辦主任王毅會晤,談到“九二共識”時,他當面表示希望能以“憲法各表”作為替代方案;彼此都同意可以透過善意和誠意解決問題。10月7日下午,謝長廷與國務委員戴秉國面敘,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晚間還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共進晚餐。

  時值民進黨內異見雜陳,“獨派”瞪眼檢視的氛圍緊繃之際,難怪謝長廷要唯謹唯慎地一再自我提醒:“今日我足跡,未來後人路。”因此,可以想見,這位民進黨“天王”級政治人物,雖不致有古人“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之激情,然則或將感觸詩聖杜甫“悵望韆鞦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的幽思?

  各方鹹盼因應謝長廷此行勇於扮演“登陸”溝通的正確角色,得以催化民進黨兩岸政策中道轉型,進而融開民進黨與中共互動僵局,並導引將來黨主席蘇貞昌早日跨海破冰,與大陸建立正式的平臺與管道,保持常態性的交流。臺灣社會長期受困藍綠政治意識形態之糾結,謝長廷此行或許給民進黨出了一個新考題——該是認真反思大陸政策的時候了。借由此番思考,如能幫助民進黨逐漸解套、消泯,避免島內政局內耗、空轉,朝野乃可協力拼經濟,為百姓造福,增進兩岸關係更加和諧、互信的善果,自堪期待。(作者係臺灣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創會會長)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