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那一年,我們追過的臺灣美食

2012年07月07日 09:1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高雄夜市

  臺北士林夜市的小吃攤

  説起臺灣,臺南娟麗秀美的山水早已被人津津樂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稀世珍寶令人心生嚮往、繁華時尚的臺北街頭更是值得走一走。然而,對我來説,除了這些經久不衰的例牌式旅遊項目,地道豐富的臺灣本土小吃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熱鬧的夜市、蚵仔煎、臭豆腐、牛肉麵、豪大大雞排……聽上去都不禁讓人食指大動,嘗過後更是難以忘懷。

  在臺灣幾日,每日都有與美食的約會。其種類口味之多,讓“吃貨”嘆息時間和能力有限,只能在心中暗想,僅為臺灣的美食,也是要再去一趟的。

  臺南夜市品傳統小吃

  在高雄,首次感受到了臺南淳樸熱情的民風,遭遇了第一場美食“轟炸”。

  一下車,攜友直奔夜市而去,一頭扎進了人潮。第一次體驗臺灣夜市,不少攤檔的大嬸大叔都熱情邀請試吃,我們很快“淪陷”,才走了一半,手裏已經抱滿了果汁、炸雞。

  極具地方特色的蚵仔煎和蚵仔面線是一定要嘗嘗的。蚵仔煎是用新鮮的小蠔仔裹滿雞蛋和番薯粉液煎成,脆香可口。蚵仔面線則是清淡鮮美,尤其是湯底很清,蠔的鮮香更加突出。

  吃罷,剛準備結束“戰鬥”,又被水靈的蓮霧吸引了,儘管“容量”有限,還是禁不住誘惑,買了幾個解饞。一口咬下去,清甜清脆,欲罷不能,遠不是我早先在別處吃過的味道。

  臺北夜市口味更新

  到了臺北,如果沒去著名的士林夜市,那算是白來了一趟。華燈亮起,藏身於安靜街道裏的夜市開始人聲鼎沸。幾百家攤檔,讓人挑花了眼,不知從何下口。和臺南夜市不同的是,臺北的夜市除了蚵仔煎、官財板等傳統小吃,還多了不少新奇的口味,比如鐵板燒、牛扒、雞排、大腸包小腸、青蛙下蛋。

  雖然人多店多,夜市內還是井然有序,價格也不貴,品嘗了香噴噴的臭豆腐,又被排著長隊的豪大大雞排吸引過去,不惜搶佔長龍尾端,一直等到手捧雞排才覺得心中滿足。

  如今,臺北的師大夜市也日漸紅火起來,除了學生熱捧,也因在梁實秋故居附近而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熱鬧的夜市與安靜的故居隔路相望,吃完美食還可以逛逛不少創意小鋪,實在是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享受。

  美食無處不在

  在臺北,美食無處不在。忠孝路附近是商業旺地,SOGO百貨是必去的,可幾層走下來已是饑腸轆轆。走進商場內的一家咖啡店,精緻紅茶加上牛角包,新鮮香脆,品質不俗、價格公道,對疲勞饑餓的旅人來説實在是妙不可言。

  滿足了口腹之欲,還能欣賞身邊窗外臺北的街景。其實,旅行最大的享受不就是可以像這樣稍作停留嗎?

  旅行TIPS

  買張悠遊卡走遍全臺北

  臺北的捷運相當於大陸的地鐵加城鐵,是臺北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買張地圖和悠遊卡,基本上可以走遍臺北及附近的景點。在臺灣購買的悠遊卡不需要提供證件,站點都有自動售卡機或向站內服務人員購買,餘額不足可在站點或便利店辦理充值,離臺前可到各捷運站辦理退卡。

  臺北最重要的觀光路線有兩條:淡水線和板南線。行走在淡水小鎮,看看老街和古跡,品嘗一下當地的知名小吃“鐵蛋”,差不多能讀懂一半的臺灣往事。板南線連接臺北的西門町、站前、萬華、信義等幾個主要商圈,適合血拼購物。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