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商:已習慣留在大陸過端午 結伴出遊享團聚

2012年06月24日 08: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從臺中到昆山,今天是臺商陳先生在大陸度過的第五個端午節。不同的是,他今天是和在昆山興業的200位臺胞臺眷一起結伴出遊過端午,言辭中頗為興奮。

  隨著端午節臨近,為解臺商思鄉之情,讓臺商們過個溫馨的端午節,昆山市專門策劃組織了“兩岸情昆山緣,臺胞臺眷昆山遊采風活動”,一經推出,報名電話源源不斷。前200位臺胞臺眷便組成了今天的“星期九農莊、周莊”遊線采風隊伍。

  來大陸十多年,從事服裝業的郭先生告訴記者,端午節是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臺灣跟大陸一樣都很重視這個節日,風俗習慣也大同小異,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懸挂菖蒲、艾草和榕枝所編成的辟邪物,由於端午之日的特殊,還會競賽生雞蛋豎立起來的遊戲,此外,恰逢考試期,粽子自然不能少,取“高中”好彩頭。

  在郭先生看來,兩岸風俗文化相似,而且在有“小臺北”之稱的昆山,各式臺灣風味的小吃店、料理店等隨處可見,想吃地道的臺灣美食也已非常方便,在昆山享受端午假期是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臺商來大陸拓展事業,有的索性舉家遷至大陸。多年來忙碌于開拓大陸市場的臺商陳先生便娶了位山東姑娘,但為了跑生意,很少有機會和妻兒一起旅遊,心存歉疚。此番積極報名出遊的心意令陳太太歡欣無比,陳太太還特意對周莊先做了一番了解,一路給陳先生講些沈萬三的傳奇小故事,十分恩愛。

  除了出遊,臺商太太們最喜歡的就屬聚餐。太太們結伴去超市和菜市場,買新鮮食材,各顯身手,拼一桌菜,還會選購滷肉、蝦米、板栗等材料,親手包粽子慰勞孩子和家人。據林女士介紹,臺灣棕相較于大陸的粽子,風味更多,更講究養生,會以五穀米替代糯米,加竹筍、蔬菜水果等,同時亦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古早味”。

  席間,臺商們紛紛表示,都已習慣在大陸過端午了,“現在不比二十幾年前,通訊交通、生活條件都十分便捷,一個電話就能送上祝福,若是大家族、家裏有長輩的,必須趕回臺灣的,也只要一個多小時,便能實現同一個節日在兩座城市過”。

  行至周莊“微縮版”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老街,臺灣地區當時的文化、民生一一呈現:臺灣大劇院、里長(村長)辦公室、雜貨店、臺鐵貨運站、小火車、郵筒等等,無不打上當年臺灣人生活的印記。對於年輕臺商及臺商子女而言新奇得很,老臺灣們看著也是倍感親切,“臺灣朋友來昆山,我都會拉他們來老街走走,總能回憶起很多故事”郭先生説,“無論是千年古鎮周莊,還是臺灣老街,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歷史遺存,難能可貴,百看不厭”。

  據悉,目前聚居於昆山的臺商及家屬,加上長期生意往來、頻繁往返于臺灣、昆山兩地的臺商約有10萬人。臺商已對這座城市産生了認同感,建起了媽祖廟、臺商醫院、臺灣商品城等,形成了濃郁的臺灣風情生活圈。這裡的一切,已讓臺灣人找到家的感覺。 (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