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四屆海峽論壇落幕 呈現五大新亮點

2012年06月23日 12: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期一週、由兩岸68家有關機構和社會團體共同舉辦的第四屆海峽論壇22日圓滿落下帷幕。

  短短一週時間,兩岸同胞相聚福建,一起參加了五大版塊29項活動和同期舉辦的6項活動。萬餘兩岸同胞一起逛廟會,祭“國姓爺”,“談婚論嫁”,論道共同家園,商兩岸鄉鎮交流合作……到處洋溢著濃濃的鄉情、友情、親情,到處充滿著歡樂祥和的喜慶氣氛。與往屆相比,本屆論壇呈現五大新亮點: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島內各大媒體聚焦的話題。第四屆海峽論壇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穩定發展引起島內各大媒體熱切關注,並獲得高度評價。臺灣媒體紛紛表示,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平臺。臺灣《旺報》刊發《海峽論壇構建兩岸和平平臺》説,與會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認為,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交流非常重要的平臺,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大幅邁進,不管在投資、經貿、直航、觀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臺灣《聯合報》關注到海峽論壇開幕晚會上兩岸明星聯手演出,飄出了濃濃的“臺味”。文章還引用國臺辦主任王毅的話表示兩岸目前良好的局面,是由兩岸同胞共同創造出來的,成果也由兩岸同胞來共同享受,大家都是海峽論壇的主人,都是兩岸民間交流的主人,也都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人。

  論壇品牌效應在臺灣日漸凸顯。“我的祖籍在福建漳州”、“我來自臺灣嘉義”、“我是第一次來大陸”、“我是曾在大陸唸書的臺商子弟”……這樣的自我介紹在第四屆海峽論壇上不絕於耳,臺灣鄉親的熱情參與,是海峽論壇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如今,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年度盛事,成為兩岸之間參與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交流盛會,在臺灣的品牌效應深植民間。

  論壇為兩岸同胞架起一座“心”橋。從互通有無到情牽一線,在這場匯聚民意、關注民生、深入民心的盛會中,兩岸同胞的心已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綜藝晚會上,任賢齊、巫啟賢、蔡國慶、李玲玉、趙傳等眾多兩岸知名演藝明星亮相,傾情演繹“中華情海峽緣”;具有強烈時代感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特色節目精彩上演,以鄉音鄉情喚起兩岸同胞共同的美好記憶,拉近了彼此心靈的距離;兩岸佳偶熊天平和楊洋夫妻雙雙參加論壇活動,在綜藝晚會上獻演精彩節目,更是兩岸同胞心心相應的生動範例。海峽論壇每一年都有新的主題涌現,本屆新增的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辦的首屆“共同家園論壇”和“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等,“從‘心’做起”帶給民眾新的驚喜。

  對臺惠民新政策發酵——“稻米”“採購”成熱詞。開放臺灣稻米!臺胞、臺生就業規定放寬!論壇大會上,國臺辦主任王毅、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分別宣佈系列對臺惠民新舉措,如:放寬臺生與其他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增加臺灣居民大陸簽注點,並將簽注最長有效期由1年延長為2年,為臺資企業增加6千億元人民幣貸款額度;鼓勵福建資金、項目赴臺投資,加大福建省對臺灣中南部特色農漁産品採購力度,設立閩臺産業合作園區。這一系列對臺惠民新政策出臺,讓置身海峽論壇的臺灣鄉親感受到大陸的善意、誠意,論壇大會現場的臺灣嘉賓對此報以一次又一次熱烈掌聲。

  令人驚艷的“舌尖上的臺南”。美食為橋,味蕾傳情,臺灣特色廟會作為海峽論壇的特色活動,規模進一步擴大。廈門廟會的攤位達到250個,新增了閩臺文創産品展設立了60個臺灣文創展區以展示臺灣文創精品;福州市今年首次舉辦閩臺特色廟會,特邀101家臺灣的風味小吃業者參展。創出地方美食的口碑和影響力顯然是臺南市搶灘本次特色廟會的最大目標,擔仔面、蝦卷、蚵仔煎、豬血糕、花枝丸、棺材板等40余种經典小吃精彩呈現,“舌尖上的臺南”盡顯風光。 (記者 張建忠)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