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合編詞典幕後:協商,彼此避免讓對方為難

2012年04月06日 10:29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將於今年6月出版發行的《兩岸常用詞典》樣書。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兩岸專家正在認真探討科技語詞差異,審定機械名詞。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兩岸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與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日前分別在北京、臺北宣佈,經數百位兩岸專家學者700多個日夜的奮鬥拼搏,第一本小型詞典《兩岸常用詞典》已付梓,兩本科技詞語詞典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實際上,在消除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路上,有識人士已經走了將近20年。

  1.

  誤會,“程式規劃”非“城市規劃”

  1994年1月,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收到了一封來自臺灣的信。新竹清華大學教授徐統在信中寫道:1993年11月在臺北舉行的兩岸電子顯微鏡研討會上,兩岸專家是用臺灣“國語”、大陸普通話和英語交替使用的。因為兩岸在漢語名詞上有差異,不得不借助英語來判斷。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