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ECFA第二階段效應顯現 臺加工業訂單滿載全力趕工

2012年01月05日 08: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5日消息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二波零關稅效應顯現,加上年底急單補貨潮,島內尼龍粒、聚酯加工絲大廠包括力麗、力鵬、集盛等主要業者,今年農曆年將“不停機、不休假”全力趕工出貨。尼龍加工絲大廠集盛更指出,2月底前幾乎訂單滿載。

  由於下游客戶端庫存已見底,隨著CPL(己內酰胺,主要消費領域為纖維、工程塑膠和食品包裝膜)原料價格反彈,力鵬、力麗自去年12月最後一週起,搶料急單大舉涌入。力麗集團總經理林文仲昨(4)日證實,力鵬去年12月最後一週的交貨量,幾乎等於12月前3周,同時隨著急單效應涌現,力鵬及力麗聚酯加工絲部門,已決定農曆春節假期全面性停休,將産能拉高到滿載,全線加班趕工因應。

  CPL等原料價格在12月下旬開始出現反彈,漲幅高達7%以上,尼龍粒、聚酯加工絲廠原料庫存處於低檔水位,原料價格反彈走高,立即帶動市況好轉。力麗高層主管透露,元月起相關産品的報價,隨著原料價格走高而調漲,客戶端由於原本庫存水位已偏低,眼見原料價格率先翻揚,因此在去年12月最後一週,出現明顯追單補貨潮,集團甚至出現嚴重缺工。由於客戶急單補貨,原來部分的停機臺,在12月下旬已全數恢復,甚至春節過年期間,都決定不休假趕工以應大量出貨。

  加工絲大廠集盛發言人尤義盛指出,受大環境衝擊,去年10、11月訂單確實不如預期,因此還擔心農曆年是否須局部停機,但12月起訂單陸續涌進,原本局部停機狀況也全數恢復生産,且接單已至今年2月都幾近滿載。

  集盛分析,訂單恢復的最關鍵原因,除了ECFA第二波零關稅實施影響之外,另一關鍵是CPL原料價格跌到谷底後,到最近CPL原料價格已全面反彈,加上存貨用盡,使得補貨及存貨效應大幅擴大,使得急單涌入。

  臺加工業者指出,農曆年假前後,將各出現一波提貨高峰期,過年期間趕工就是為了因應下游客戶年後拉貨準備。法人預期,隨著上游原料價格反彈,加上下游庫存見底急備貨以及ECFA第二波零關稅清單帶動效應,讓聚酯加工絲族群首季就出現一波旺季行情。(台灣網 吳斌)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