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西時評:情動閩南歌

2011年12月23日 10: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要學閩南語,先學閩南歌。”一曲《愛拼才會贏》紅遍了大江南北,海峽兩岸。

  喜歡閩南語歌曲的大有人在。廈門市民小何的車載CD能放6張碟片,“我起碼會放2張閩南語歌,長輩們如果坐我的車,都會非常喜歡。”臺灣電臺DJ林先生也表示,閩南語歌比較草根,更貼近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讓節目顯得更活潑一些。

  閩南歌是閩臺緣最好的文化注腳。福建是全球閩南人的故鄉和祖籍地,臺灣則是閩南語歌曲的發源地之一。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這首經典閩南語童謠,伴隨著兩岸幾代人的成長。現如今,兩岸一水之隔,依舊通過改不了的鄉音、鄉情拉近彼此的心。

  臺灣有許多專唱閩南歌的“天王”、“天后”,如蘇芮和葉啟田,他們對於閩南語歌曲的流行貢獻巨大。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閩南語歌曲從民謠小調搖身一變,逐漸流行開來。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全球講閩南語的人並不比講粵語的少,粵語歌的流行程度卻遠超過閩南歌。且由於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和詞曲原創缺乏經典等因素,閩南歌在短暫的勃興後步入一個不溫不火的階段。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