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微雕藝術家:兩岸同源同種 書畫一脈相承

2011年12月06日 15: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月3日至8日,“臺灣民間博物館交流團”一行20人在陜西參訪。圖為被譽為“臺灣微雕第一人”的陳逢顯先生與陜西文化名人切磋交流、相談甚歡,並接受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張珂贈送的其書法理論專著《意造宋代》。 田進 攝

  12月3日至8日,“臺灣民間博物館交流團”一行20人在陜西參訪。圖為被譽為“臺灣微雕第一人”的陳逢顯先生與當地書畫藝術家在一起交流。 田進 攝

  12月3日至8日,“臺灣民間博物館交流團”一行20人在陜西參訪,期間被譽為“臺灣微雕第一人”的陳逢顯先生與陜西文化名人切磋交流、相談甚歡。並接受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張珂贈送的其書法理論專著《意造宋代》。

  一身儒雅的唐裝、滿頭班白的長髮……陳逢顯以其特有的“藝術風度”輕鬆亮相。他説他從事微雕藝術近30年,一直嘗試在最小的物體上創作終極的藝術,從1992年創作成功0.9毫米的微小書《唐詩三百首》後,總是不斷創新,紙、木、竹、棉、石、沙粒、頭髮甚至米粒、火柴棒、瓜子等都成為他的微雕使用素材。因為他相信,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