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寫真:欲把烏來比烏鎮

2011年10月06日 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來到臺灣美麗的烏來鄉,自然聯想到大陸著名的江南水鄉烏鎮,這絕非愛屋及烏。儘管分隔海峽兩岸的兩個鄉鎮民族風情景觀物産有所不同,但在歷史沉澱、文化傳承、古鎮保護、資源開發乃至旅遊景區的規劃理念和佈局設計等方面卻著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文化傳承異曲同工

  歷史沉澱久遠,是這兩個鄉鎮的共同特色。烏鎮歷史淵源流長,屬於馬家文化類型,處於新石器時代;而烏來泰雅族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是臺灣分佈最北的原住民山地區。

  文化的傳承在這兩個鄉鎮有異曲同工之妙。烏鎮江南古鎮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烏來少數民族景區充滿別樣的民族風情;烏鎮江南民俗館展示江南民俗風情,烏來泰雅族博物館展現少數民族的民族風韻;烏鎮江南木雕陳列館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工藝精湛,烏來山地文物館陳列原始生活用具和傳統泰雅工藝品,別具特色;烏鎮有古老的古戲臺,上演皮影戲、花鼓戲,烏來酋長文化歌舞劇場,民族歌舞多姿多彩。

  古鎮風情同樣迷人

  “水”是這兩個鄉鎮共有的靈魂。烏鎮古名烏墩、烏戍,“是為山水傳神寫照語也,烏青之義蓋類此”;烏來是山胞語“冒煙的熱水之意”,也就是現在所説的溫泉。兩個鄉鎮的名稱都與水有關,有水的地方都有靈氣。烏鎮人家盡枕河,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烏來也是臨水而居,地處兩條溪流的匯流處。烏鎮小橋流水,詩一般美麗,烏來瀑布溫泉,畫一樣壯觀。

  烏鎮的青石板巷子窄窄的,烏來有老街也同樣有窄窄的石板路。記者雨天打著傘,踏在烏來老街的石板路上,聽著耳邊淅淅瀝瀝的雨聲,感覺與江南小鎮的石板路沒什麼兩樣。烏鎮民居客棧古色古香,烏來溫泉旅館、家庭旅館比比皆是。

  美食購物大同小異

  烏鎮有三白酒,烏來有小米酒,都是用米釀造的。烏鎮有三珍齋醬鴨、烏鎮羊肉、熏豆茶、臭豆干,尤以姑嫂餅、杭白菊最為出名;烏來有芳香四溢的竹筒飯、鮮嫩味美的桂竹筍、土雞、野菜、臭豆腐,要數滿街一串串的山豬肉最受追捧。

  此外,烏鎮有江南水鄉獨特交通工具烏蓬船,烏來有臺灣歷史小火車;烏鎮有江南百床館,烏來有千年酋長村;烏鎮有文昌閣,烏來有九龍壁;烏鎮有匯源老當鋪,烏來有原住古民宅;烏鎮藍印花布染坊,“如天空的尉藍,如海水翻起時閃現的柔波”,烏來泰雅織坊,織出的少數民族服飾“流彩映山料,虹影穿水間”…… 烏來與烏鎮,人文地名、水鄉特色何其相似乃爾。兩個鄉鎮如能結成“姐妹鎮”,豈非海峽兩岸旅遊界的一件美事.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