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一部<鑒秋憶往錄>見證兩岸“血濃于水”佳話

2010年09月15日 09:4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一段為了給電影劇本尋找資料佐證,兩岸聯手尋找30年前臺北出版書籍———《鑒秋憶往錄》的動人故事在靈石縣廣為流傳。

  8月初,從事影視策劃的北京登海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找到靈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世強,提出有意拍攝一部反映靈石籍法學泰斗張友漁和張彝鼎兄弟生平主要事跡,名為《中華兄弟》的電影。手足兄弟,同為法學權威,同為九十高齡,同年同月逝世,傳奇的經歷,道出一種不凡的滋味,作為20世紀中國海峽兩岸的法學泰斗,張友漁和張彝鼎兄弟已成為家鄉靈石縣的驕傲。影片旨在通過兩位法學家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反映其真摯的愛國情懷以及對中國法制進程的影響和貢獻。

  因張彝鼎長期在臺灣工作生活,大陸缺乏他的詳細資料,劇本策劃需要蒐集張彝鼎、俞士英合編的《鑒秋憶往錄》作為素材,此書又是1981年在臺北出版的,尋找起來很有難度。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王世強部長馬上聯繫晉中市臺辦主任楊衛紅,希望通過這一渠道得到有價值的資訊。 楊衛紅主任隨即給臺北市山西省同鄉會總幹事李公威先生通話求助。李公威先生得悉原委後立即著手認真查詢,本想找到原書後郵寄,但在浩如煙海的存檔資料裏苦苦查閱了幾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鑒秋憶往錄》,卻是同鄉會資料庫裏的唯一存本。雖然不能郵寄原書,李先生還是不辭辛苦,把150多頁的原書翻印成冊,裝訂整齊,輾轉寄到王世強部長手中,使該片得以順利開始前期策劃和劇本撰寫工作。 一部 《鑒秋憶往錄》牽動兩岸友人心,也見證了一段血濃于水的佳話。(王勁 武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