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崑曲文化海外展示再出發 兩岸將攜手打造世界性戲曲藝術

2010年05月13日 15:0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共推崑曲藝術走向世界。記者13日從蘇州昆劇院獲悉,一支由崑曲藝術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將於6月赴德、法兩國推廣崑曲藝術,崑曲文化海外展示即將再次啟程。

  據悉,本次崑曲文化德、法展示將以“崑曲魅力及當代傳承”為主題,從舞臺設計美學、服飾藝術等角度向歐洲觀眾全方位推介崑曲藝術。此外,兩岸崑曲界人士與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共同創排的中日版《牡丹亭》也將分別於10月和11月赴東京和香港演出,崑曲將在兩岸共同努力下走向世界。

  崑曲發源於江蘇昆山,曾經輝煌,後逐漸式微,民國初年幾近絕跡。1920年崑曲傳習所在蘇州成立,崑曲由此得以傳承。但受制于其曲高和寡的文人寫意和吳語方言演出等局限,發展遲緩。

  2004年,由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保留崑曲古典意韻的基礎上,改用現代劇場概念,並大膽起用年輕演員,一炮而紅成為兩岸關注的焦點。

  白先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介紹,青春版《牡丹亭》迄今已上演180余場,直接進場觀眾達35萬人次之多,其中青年觀眾比例高達75%。“這説明在青年一代中推廣崑曲將大有可為”。

  隨著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先後開設崑曲選修課,白先勇相信崑曲一旦走進校園,定能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高雅藝術,從而煥發青春。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崑曲義工”的陣營。牡丹亭傳承基金會和支援《牡丹亭》演出校園行的何鴻毅基金會在香港成立;香港企業家俞志明出資資助青年演員的傳承;臺灣企業家陳啟德與臺灣石頭出版社共同投資製作崑曲劇目《長生殿》;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葉錦添為《長生殿》擔綱舞美設計……

  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周向群表示,宣傳和推廣崑曲藝術,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該市將繼續加大對崑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支援力度,使之成為世界性的戲曲藝術。

  目前,兩岸正合作致力於蘇州崑曲傳習所的綜合利用和整體功能開發,著力將其打造成崑曲欣賞基地和研發中心。通過産業化經營和社會化運作,打造“遊園驚夢”崑曲會所,在進行實景版、家庭版崑曲演出的同時,探索一條崑曲傳承的産業化運作之路。

  白先勇坦言,做戲並非終極目的。崑曲文化重在傳承,必須將古老的崑曲藝術賦予現代審美情趣,使之成為活態藝術,海峽兩岸在崑曲傳承和發揚上的合作潛力巨大。(記者 劉巍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