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藝術家攜手紫禁城太廟合頌《同根的文明》

2010年05月13日 15:0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同根的文明》吟誦真賞會海報

《同根的文明》吟誦真賞會紫禁城太廟演出效果圖

  5月15日晚,紫禁城太廟繼張藝謀《圖蘭朵》後即將上演又一震撼文化演出——《同根的文明》吟誦真賞會。兩岸藝術家首次攜手走進太廟,合頌《同根的文明》,珍藏在兩岸博物館的《富春山居圖》將在演出中實現完美合璧,中國藝術家泰斗為合璧後的《富春山居圖》題跋。

  這次晚會演員陣容強大,著名作家、中國田漢基金會會長蘇叔陽全程藝術指導,兩岸資深表演藝術家陳鐸、盧秀芳、曹燦、張晶、楊再葆、于藍、殷之光、濮存昕、辛月、石維堅、徐濤、程前、郭凱敏等都在邀請之列。晚會根據溫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説的“畫是如此,人何以堪!”開篇,展現海峽兩岸文化一脈相承主題,詩歌吟誦舞蹈歌唱多媒體視覺聽覺衝擊。根據劇情的推進,整臺晚會將分為四幕進行。結構分別是:

  第一幕選擇的詩文時間上屬於隋唐以前,內容上著重追根溯源,體現的是兩岸中華兒女代代傳承的品格與思想:淡泊以明志,勇於擔當。

  第二幕選擇的詩文均為唐宋大家之作,是中華民族燦若星辰的文化長河中不朽的名篇。詩朗誦的同時,大螢幕將播放相關藝術品的畫面,如朗誦《將進酒》時,大螢幕將播放《伯遠帖》等。

  第三幕選擇的詩文為近當代作品,反應了自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中國人民不分黨派,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可歌可泣的鬥爭。音樂上,這一段的情緒激昂壯烈,與前面的典雅厚重有顯著的區別。

  第四幕選擇的詩文以思念、團圓為主題,表達的是海峽兩岸濃濃的同胞情,其中《鄉愁》作為整臺朗誦會的壓軸,藝術家為其譜曲以演唱形式錶現。

  據《同根的文明》吟誦真賞會出品人侯江山説,這次富有創意的活動,源自3月14日溫總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一句觸動了千萬中華兒女之心的話——“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溫總理説:“我認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

  負責推廣這次活動的環球活動網創始人歐陽國忠説,舉辦《同根的文明》吟誦真賞會的意義在於:在鶯歌燕舞、春暖花開、繁花似錦的五月,通過詩歌朗誦的形式,著力展現兩岸館藏珍貴藝術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兩岸關係日益升溫的大背景下,以溫總理兩會所提的《富春山居圖》為切入點,尋找兩岸之間的文化紐帶,表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團圓。

  該活動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中華書畫家》雜誌社、中國田漢基金會、中華文采基金會、文史翰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優派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文/歐陽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