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蕭萬長:沒有兩岸經濟協議 臺灣可能成亞洲孤兒

2010年03月14日 08:5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臺北3月13日電(記者 耿軍 閆曉虹)臺灣副領導人蕭萬長13日演講時説,臺灣不能沒有兩岸經濟協議,因為如果沒有,我們可能會被孤立,變成亞洲孤兒。

  蕭萬長13日上午前往臺南成功大學參加第二屆成功大學管理學院EMBA論壇,並以《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面面觀》為題,發表專題演説。

  蕭萬長説,臺灣是海島經濟,要與國際接觸,外貿很重要,也是經濟命脈,所以當世界經濟風暴産生,我們就要做政策上的調整。此次金融海嘯後,證明最經得起考驗的是亞洲市場,因此21世紀是亞洲市場時代,亞洲也開始進入整合成為共同市場。臺灣如此需要貿易,竟仍不得其門而入,就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蕭萬長説,我在過去幾十年來從事經濟貿易,深覺臺灣的貿易一定要走開放路線。兩岸經濟協議簽定後,臺灣機會將更大。兩岸經濟協議簽訂後,臺灣體質可以提升,在競爭下我們的能力會更進步。世界五百大企業都在大陸設立據點,我們如果沒有爭取機會,將來會後悔,所以這是我們的契機。  

  簽了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有何好處?蕭萬長説,一是避免被孤立,二是增加投資。經濟的確定性及可能性産生後,投資者就較有意願,尤其是外商。投資增加、工作也就會增加、收入就會提高、內銷景氣與經濟成長都有正面幫助,這是我們關鍵時刻,一定要掌握好這個契機,這是兩岸經濟協議簽訂的必要性。

  13日下午,蕭萬長又前往嘉義中正大學出席國際扶輪社第26屆地區年會,併發表專題演説。

  蕭萬長説,本人參與經濟行列已四十幾年,我要向大家報告,現在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只要政策正確,我們在此十字路口將走得更為寬廣,但如果錯誤,則會愈走愈窄,所以稱為關鍵時刻。

  蕭萬長説,此次金融海嘯中表現最好、受到衝擊最小的是亞洲市場,但我們在此區域整合中竟然未參與,很可能會被邊緣化、變成孤兒,這是為何我們必須洽簽兩岸經濟協議的原因。因為它是進入區域整合的門坎,對我們而言很重要,我們有百分之六十幾的出口貿易是在這個區域,如果我們未參與其中,受害將是長期。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