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溫州高雄兩地半屏山“相見恨晚” 開展合作

2010年03月13日 08:4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溫州3月12日電(記者 李飛雲)浙江溫州當地流傳這這樣一句話:“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頭,一半在臺灣。”3月11日,兩岸半屏山的屬地代表溫州洞頭和臺灣高雄相聚溫州,舉辦一場“鄉音鄉情,雙屏雙贏”為主題的兩岸半屏山旅遊文化與經貿交流活動。  

 

  洞頭半屏山,一直是洞頭海島旅遊的亮點,長達1200米的天然屏障,形成4屏18景的美麗景象,享有“神州海上第一屏”的美譽。

  而無獨有偶,在臺灣高雄也同樣有著這樣一座海上屏風,也稱之為半屏山。

  臺灣高雄市“副議會長”黃石龍,“議員”王齡嬌率參訪團一行34人抵溫州參加此交流活動。

  浙江省臺辦主任裘小玲在會上介紹兩地關係時表示,兩岸地緣相近,人員鄉親,心手相連。去年,臺灣遭受“八八風災”,此時,浙江也剛經歷過颱風“莫拉克”的襲擊。“聽聞臺灣遭難,一個提議發動捐助便引來了五百多名幹部。”裘小玲情不自禁説了句:代表臺灣人民感謝浙江人民。”裘笑言自己的“這個代表”已被臺灣人認可過,那次浙江捐助款達4800萬。裘小玲的介紹得到現場的臺灣同胞熱烈掌聲回應。

  臺灣代表團團長王齡嬌來溫州後直呼相見恨晚。在會上她以“千里家書只為墻,再讓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來表示。“過去,我們沒經歷,不了解。現在,同一個中國,同一個夢想,以後我們兩岸要好好合作。沒有不成氣,只有不爭氣;沒有不爭氣,只有不努力。”她希望能通過兩岸半屏山這個共同的平臺,促進兩地的旅遊文化經貿的交流和發展。

  “現在消費力也是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尤其是兄弟(高雄)這邊,也需要溫州朋友來努力。”王齡嬌以極具感染力的語調歡迎浙江的朋友到臺灣去投資,“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希望,以中國大陸在抗拒國際金融危機中出色表現,相信只要兩岸聯手好好合作,會創造世界第一的。”

  據介紹,每年臺灣約有1.2萬人來到溫州探親。去年開通赴臺旅遊後,溫州有3萬多人次到臺灣旅遊,佔大陸去年赴臺旅遊人數的5%,兩地民間交往十分密切。

  溫州市旅遊局表示,自2007年開始,洞頭縣即著手做“兩岸半屏山,旅遊同發展”的方案,藉此推動溫州和高雄在經貿、文化、旅遊等諸多方面的交流、合作與共同發展,為兩地人民共謀福祉。

  當天,溫州、高雄還簽署了兩地《旅遊合作協議書》。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