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港澳委員發揮特殊優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獻策

2010年03月10日 11:4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萬事悠悠,交流為大”——港澳委員發揮特殊優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獻策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李凱 陳鍵興)港澳與臺灣經濟文化往來密切,許多來自港澳的全國政協委員因商務等原因經常赴臺,對島內情況有著深入的了解和觀察。一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讓他們備感欣慰和鼓舞。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港澳委員積極為兩岸關係發展建言獻策。他們表示,要發揮港澳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獨特作用,發揮港澳委員的特殊優勢,不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先行對接”:建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

  “建議大陸選擇功能完備的區域,設立‘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就像當年深圳特區之於香港,珠海特區之於澳門。”

  深圳、珠海30年來所取得的成就給香港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委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個特區不但帶動當地經濟飛躍,而且成為當年開展港澳回歸工作的試驗區。”

  他説,“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將是一個有助於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兩岸合作、促進國家統一的平臺。

  許榮茂解釋説,“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可實施特殊政策與靈活措施,在兩岸産業合作對接、兩岸經貿自由化、兩岸經濟一體化等廣泛領域先行先試,構建兩岸經濟利益紐帶,形成休戚與共的兩岸經濟共同體。

  “從2009年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來看,兩岸都必須抓住歷史契機,以新的思路,尋求新的突破,實現合作共贏。”許榮茂提議,兩岸及港澳地區相關産業攜手成立“海峽兩岸投資發展基金”,專項投入“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城市化建設與産業發展。

  與許榮茂不謀而合的還有香港大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成秀委員。他建議,海峽西岸經濟區可選擇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相對成熟的地方,如廈門、漳州、泉州等在閩臺合作方面有淵源、起步早、進展好的城市及地區,與臺灣的城市及地區進一步“先行對接”,作為兩岸融合的制度試驗區,為兩岸全面融合進行必要的經濟、社會、文化及制度層面的準備。

  “交流為大”:推動兩岸民間全方位多層次往來

  “萬事悠悠,交流為大。”陳成秀委員的建言引起了港澳委員們的共鳴。

  香港福建同鄉會名譽會長施祥鵬委員每年都要前往臺灣幾次,深感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了解不但少而且存在許多誤解。他告訴記者,臺灣《中國時報》的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六成臺灣民眾從未到過大陸,尤其是臺灣中南部的許多民眾對大陸的真實情況了解不多。“去大陸的人經常去,不去大陸的人從來不去。”

  為此,施祥鵬提交了名為《幫助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真實情況》的提案。他在其中建議,兩岸民間往來應向全方位、多層次推動,其中旅遊交流要注重擴大在臺灣中南部的覆蓋面。

  施祥鵬還認為,兩岸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是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方面,應走在前面。同其他一些領域的交流比較,兩岸新聞媒體交流的步伐還不夠大,有必要將其列為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談判的一項議題。除了實現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外,還可以通過兩岸媒體高峰會、研討會、交流團等形式,提高臺灣媒體人士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貢獻的責任感,為他們客觀、公正報道大陸實情創造條件,共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香港《鏡報》榮譽董事長施子清委員説,希望兩岸在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方面也能簽署協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化、正常化,增進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陳成秀委員説,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兩岸人民共同分享“和平紅利”,這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賞。

  他指出,兩岸關係發展不怕慢就怕斷,要循序漸進、穩步推進,要進一步擴大交流、加深了解、增強互信,這樣就會産生“利益共同體”。

  互動平臺:港澳發揮獨特作用

  在會上,許多港澳委員都提到應發揮港澳在發展兩岸關係中的獨特作用,港澳委員要擔當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責大任。

  澳門委員梁華説,港澳和臺灣在地理位置上相近,港澳同胞與臺灣同胞有著長期的密切往來。“港澳工商界有不少人在臺灣有生意,在臺灣有親戚的也很多,澳門有許多人都曾到臺灣求學或正在臺灣上學。所以,港澳在加強兩岸聯繫和交流方面有著獨特的橋梁作用。”

  他以澳門為例説,多年來,澳門一直是兩岸人員往來的重要轉机站,也是兩岸進行商談的重要地點。幾年前,在兩岸包機商談中就發展出所謂的“澳門模式”。正如中央人民政府駐澳聯絡辦主任白志健所指出的,澳門在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中發揮著先行先試的探索作用。

  梁華説,港澳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成功垂范,增強了人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新形勢下,港澳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橋梁地位仍大有可為,港澳委員更應利用自身優勢,與臺灣各界多接觸、多交往,致力推動兩岸四地的交流與合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香港委員李大壯近年來常常往來兩岸,組織兩岸青少年交流研習營。在今年兩會上,他提交了關於擴大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提案。他説,近兩年來,兩岸經貿合作日趨擴大,在其他方面的交往也在發展,兩岸青少年之間的直接交流更應得到全面推動。

  “在推動兩岸各項交流交往方面,港澳委員可以利用自身優勢,著力開拓新的交流渠道,構建新的交流平臺,創造新的交流模式。”李大壯説。

 

點擊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