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京劇名家聯袂獻藝 傳唱兩岸情令觀眾動容

2009年11月30日 08: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票友交流演出,兩岸名家同臺獻藝。11月23日,由北京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第四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兩岸城市京劇名家聯袂演出”活動拉開帷幕,在冬日的京城掀起了京劇的暖流。

  大陸京劇名票張華山、張金華和臺灣京劇名票徐渝蘭、朱惠良等合作演出經典摺子戲。臺灣名票李德進先生已經80多歲高齡,專程赴京參加演出。兩場合作演出堪稱名家薈萃、珠聯璧合、異彩紛呈、盛況空前。參演人員陣容龐大、知名度高並且“同唱一台戲”,創近年來兩岸京劇交流活動之最。大陸京劇名家李玉芙、杜鎮傑、朱強、張慧芳、李鳴岩、尚慧敏、馬增壽和臺灣國光劇團4位名家魏海敏、唐文華、孫麗虹、王耀星11月24日聯袂演出經典劇目《四郎探母》,他們精湛的技藝、感人至深的演出令觀眾無不動容。

  為配合此次演出活動以及加強今後兩岸的京劇交流,北京京劇院、北京國粹傳承志願者協會、新聞界京劇俱樂部和北京大學生京劇協會共同發出倡議,號召海峽兩岸和所有京劇志願者共同努力,攜起手來,努力傳承、發揚與普及京劇,讓國粹京劇在新時代跨越海峽的舞臺上,繼續它神話般的藝術生命和歷史使命。北京國粹傳承志願者協會向魏海敏、唐文華、朱惠良、李德進等臺灣名家名票頒發了名譽顧問和榮譽會員證書。

  據了解,清末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邀京班赴臺,京劇第一次走進臺灣;上世紀40年代後,顧正秋、王振祖、周正榮等大陸京劇藝術家在臺灣獻藝、教學,京劇在臺迅速普及;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掀起“國劇尋根熱”,從同臺演出到合作培養,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不僅維護了京劇傳承,更體現了兩岸共同攜手推進傳統藝術的發展。今天,許多京劇的傳統技藝在臺灣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而大陸又作為京劇藝術的根基所在,兩岸互相參照,共同對繼承傳統做出更大的貢獻。

  臺灣海基會已故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的長女辜懷群説過:“我們都是這樣一種人:當想家的時候,我們不會夢到貝多芬、藍色多瑙河;但我們一定會在夢中聽到最傳統、最經典的中華藝術——京劇。”京劇已然成為兩岸中國人聯絡感情的重要紐帶,這也是北京市臺辦發起兩岸城市京劇名家聯袂演出的初衷。(本報記者 張永恒)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