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品讀兩岸文化盛宴:中華文化為根 創意發展無限

2009年10月31日 16:0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31日廈門消息 作為與臺灣風俗風情最近的福建省,特別是廈門市,對臺文化交流日漸頻繁。今年,相關部門適度整合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以提高其影響力,這也就是今年廈門“兩會兩節”的由來。今年的“兩會兩節”包括海峽兩岸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海峽兩岸民間民俗藝術節,以及廈門國際動漫節。活動匯集了兩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産業單位、産品和服務,涵蓋了創意産業、廣播影視、傳統藝術、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可謂是一場“文化盛宴”。

  在這場盛宴上,主辦方邀請了眾多兩岸學者專家、實業人士共襄盛舉。與會嘉賓不管是研究者,還是實業者,他們對於兩岸文化産業的發展和合作,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中華文化為根,創意發展無限。

  一場文化盛宴

  本次“兩會兩節”以文化創意為線索,幾乎囊括了文化創意産業的方方面面,內容相當豐富。文化創意的展示和交易是文化創意的形象化體現,是文化創意産業的具體化實踐;而在文化創意産業與城市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對文化創意的淵源及其內涵進行的精闢闡述,則是對文化創意本身的理論性概括;在文化創意産業智慧財産權保護論壇上,專家學者理性而專業的探討,則是為了促進文化創意産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另外,圖書交易會、圖書交易論壇、民間文化藝術節、動漫節等,則是文化創意産業及文化創意本身在概念上和實踐上的延伸。

  這樣一個“整合行銷”的文化活動,有理論,有實踐,有內涵,有外延,對於兩岸的文化交流來説,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在這裡,人們不是抽象地談文化,也不是淺薄地賺“吆喝”;不是單調地談合作,也不是功利地看産業。正如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理事長陳恩泉所説,本次文博會及其配套活動是文化奧運的接力賽,它猶如點燃了兩岸文化交流的聖火。

  是的,這場兩岸文化交流盛典猶如一場文化盛宴,各種口味蘊涵其中,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根的味道。

  文化為根創意無限

  根是萬物生長的源頭,在自然界是如此,在文化創意産業,更是如此。作為聞名中外的臺灣法蘭瓷創始人、亞太文化創意産業協會理事長陳立恒,在文化創意産業與城市論壇上就明確指出,文化有根,支援文化創意産業,則必須先在本土紮根。而傳統文化是一切文化創意的土壤,法蘭瓷的文化創意正是立足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對文化含義深有研究的臺灣佛光大學文化資産與創意學系主任翁玲玲,在文化創意産業智慧財産權保護論壇上也一再指出,只有立足於自己的文化,才能有真正成功的文化創意産業。

  因此對於兩岸的文化創意産業來説,不管是各自的發展,還是共同的合作,只有把握了中華文化這條“根”,兩岸的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及其合作才能勃發出旺盛和經久不息的生命力。這不僅是理論上的説詞,更有實踐上的例子。臺灣經濟學家、《經濟日報》總主筆馬凱對此深有研究。

  馬凱強調,沒有對自身文化淵源的自尊與自信,則文化産業即無生根立足之處。而創意産業的大海,正是文化。自數千年來積累的文化底蘊中,隨手撿拾即可化為創意瑰寶者比比皆是。“倘若自棄文化血脈,惟自庸俗生活中借偶發靈感滋生創意,便期其淵源流長成為蓬勃的産業,直如癡人説夢”。

  因此,在兩岸共同合作,攜手發展的現在,在追求經濟結構轉型和産業升級的現在,兩岸文化創意産業的合作勢在必行,而這個合作的基礎就是兩岸共有的中華文化。正是在此認識基礎上,大陸十分重視兩岸的文化交流。

  去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專門提出了關於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的意見,號召兩岸同胞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凝聚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今年7月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也首次以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為主題。這一切説明,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面臨空前的發展機遇。

  在此基礎上,我們有理由上深信,憑藉兩岸人民的聰明才智,憑藉兩岸人民對於中華文化的強大共識,兩岸的文化産業發展,將創意無限。(記者 徐麗麟   通訊員 王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