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三地炎黃子孫十月聚首河南固始敘親情謀發展

2009年09月24日 14:0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鄭州九月二十四日電(記者 史寶銀 向明超)記者二十四日上午從由“首屆中國固始根親文化節”組委會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由中國僑聯、河南省政協和中國臺聯聯合主辦的中國固始根親文化節將於本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唐人故里閩臺祖地”——河南省固始縣舉辦。屆時,來自兩岸三地和國外的眾多專家學者、宗親代表、客商代表等將聚首祖地暢敘親情共謀發展。

  唐人故里閩臺祖地——固始古為番、蓼、蔣等國,東漢光武帝劉秀取“事欲善其終,必先固其始”之意封開國無勳、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從此便得名“固始”,迄今已有兩千年曆史,素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稱。中國歷史上四次大規模移民南遷,其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次移民是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府兵鄉勇八千人南下漳州和唐末王審知兄弟三人率義軍萬人入閩,統一八閩大地。陳元光和王審知分別被後人尊稱為“開漳聖王”和“閩王”。固始縣萬名鄉兵幾次移民南下閩、粵定居、繁衍,其後裔漸次播遷至臺港澳和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沿海和歐美國家和地區,閩、臺一帶對固始多懷“祖地”之尊。文獻記載,臺灣地區前一百名大姓中,有八十七姓族譜上清楚標示祖籍在河南光州固始。

  多年來,特別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先後有閩粵臺港澳八省區和東南亞歐美十個國家五十個姓氏宗親不遠千里萬里前來固始尋根問祖,觀光旅遊,探親度假,投資興業。在日益頻繁的友好往來中,形成了全國特有的根親文化現象,固始縣也因此越來越被更多的專家,學者和海內外僑胞同胞認定為“唐人故里閩臺祖地”。專家學者研究後同時認為,“臺灣同胞的祖根五百年前在福建,一千三百年前在固始”。固始,不僅是臺灣同胞的祖根,也是大多數閩粵人和海外僑胞的祖根地。

  據信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春香介紹,本屆根親文化節本著“政府主導、宗親主辦、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內外聯動、促進發展”的思路運作,旨在大力推進根親文化建設。盛會為期三天,共舉行十項活動,一是根親文化節大型開幕式;二是兩岸三地聯袂舉辦文藝晚會;三是招商項目發佈和經貿洽談及特色産業研討會;四是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五是“品味親情”固始優質農産品開發戰略合作研討會;六是固始尋根旅遊精品線路推介會;七是大象固始——建國60週年固始成就展;八是固始縣出土文物展;九是固始根親文化書畫攝影展;十是海內外姓氏宗親聯誼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