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歐陽自遠訪台 期待投入臺灣學者投身“嫦娥工程”

2009年09月21日 10: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2008年十一月十二日下午,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右)、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在中國首幅全月球影像圖發佈儀式上交流。當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在北京正式發佈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地形地貌數據製作而成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中新社臺北九月二十日電 (記者 黃少華 李佳佳)大陸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今天下午在臺北演講“神秘的月球和中國的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獲得聽者陣陣掌聲。他希望臺灣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能投入到探索宇宙的奧秘和嫦娥工程的行列中來,共同為中華民族的振興作出歷史的貢獻。

  歐陽自遠以大量的幻燈片演示,介紹了人類對月球的科學認識,各國重返月球的緣由,大陸月球探測的思路與嫦娥工程,嫦娥一號的發射與繞月飛行、科學成果及成功受控撞月,和嫦娥工程未來計劃月球軟著陸、月球車探測與採樣返回等。

  他精彩的演講獲得滿場陣陣掌聲。他説,月球探測分探(無人月球探測)、登(載人登月)、駐(建立月球基地與開發)三步驟。以大陸現在的技術,可以把人送上月球,但還沒有“回程票”。全場報以會心一笑。

  他提到,以嫦娥一號繞月拍攝,大陸科學家成功拼制出二百七十六軌的月球南北極區的平面全圖,在近一兩年內將居世界領先,連美國、歐洲等的同行也紛紛索取。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頓時響徹在近二百人的演講廳。

  歐陽自遠説,大陸探月強調和平開發和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反對太空軍事化。目前,已有香港、澳門學者參與嫦娥工程研究,也有臺灣的科學家從中獲取研究資料。未來希望能建立中華民族自己的聯合實驗室或聯合研究中心。

  他表示,熱切希望臺灣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能投入到探索宇宙的奧秘和嫦娥工程的行列中來,共同為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和美好前景,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繁榮昌盛,作出歷史的貢獻。

  歐陽自遠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的天體化學家和地球化學家。他積極參與並指導大陸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具體設計大陸首次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測的方案與科學目標,是大陸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

  據悉,歐陽自遠是應邀於今天淩晨自香港抵臺參訪的,二十三日還將在元智大學演講,二十五日結束本次臺灣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