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頂新集團在四川地震災區援建的兩所小學交付使用

2009年09月04日 12:5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孩子們在嶄新的教室裏上課。(台灣網發)  

  台灣網9月4日消息 2009年9月1日,由頂新國際集團援建的頂新新建小學、頂新富新第二小學正式交付給當地校方使用。在學校“交付使用典禮”上,當頂新國際集團董事長親手將特製的“鑰匙”交給這兩所學校的校長時,校園裏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清脆的上課鈴聲在新校園裏響起

  在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新建小學和綿竹富新第二小學的災情都很慘重,校舍嚴重毀壞。頂新國際集團決定捐資3000萬元人民幣,重建這兩所小學,並由臺灣知名度高、震後設計經驗豐富、極具愛心的著名設計師姚仁祿先生無償設計。

  漫步于花園般的校園裏,鬱鬱蔥蔥的綠蔭和學生們的燦爛笑臉構成了最美、最振奮人心的風景,與之遙相呼應的則是經過近一年時間緊張施工建成的風格獨特、新穎別致的教學大樓。想起去年“512”地震中幾乎完全倒塌的校園場景,不禁讓人感慨不已。學校的援建方——頂新國際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建設一座美麗、安全、現代的新校園。”“我們要修建出高標準、高品質的學校,更要為小朋友營造一個自然、生態的成長環境。”

  新學校除了有普通教室,還有音樂教室、電腦教室、圖書閱覽室、心理諮詢室、衛生保健室、美術教室、科學實驗室和多功能教室。據介紹,新學校可容納36個班1600多名學生就讀,原都江堰新建小學、都江堰紫東街小學的師生都遷到了這座新校園。而綿竹頂新富新二小教室則有12個班,除了普通教室之外,還包括音樂教室、電腦教室、圖書閱覽室、心理諮詢室、衛生保健室、美術教室、勞動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可容納12個班540多名學生就讀,略少了一些,雖然學校規模小一些,但顯得更具有凝聚力、更溫馨。

  頂新新建小學校方負責人説:“學校的建設速度很快,也非常好看。新的校園能帶給我們更好的學習、工作環境,我們也會更珍惜現在的一切。”

  頂新全方位援建 臺企攜手打造放心工程

  “學校整體建築嚴格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要求進行設計施工。全面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品質監督部門也對方案進行了審查。”頂新集團有關人士介紹:“整個學校都是2至3層的低層建築;每幢建築都是雙通道,兩個樓梯,滿足消防和應急時疏散的需求。因為山區多雨潮濕的氣候,樓層地面特意抬高0.9米和1.1米,這樣就可以使一樓也非常幹爽,保證小朋友的身心健康。”

  據介紹,學校建築採用自然溫差對流的開放式節能系統,樓頂通風結構設計,空氣流動,使夏季裏的教室溫度能比一般的普通教室降低3至5度。教室的層高足有3.7米,長8.4米,寬8米,教室兩側窗戶都開得很大,而且是直開式窗戶,難怪如此的寬敞、明亮而通透。 “教室外墻都安裝了中空塑鋼百葉,夏天開啟,冬天關閉,充分利用了空氣的自然流動保持較舒適的室內溫度,這樣的設計既保溫又節能。”曾參與學校施工建設的工程經理介紹,“我們選用節水型的衛生器具和優質、高效、節能的給排水設備、器材,採用新型、先進的供配電設備,還有太陽能的應用等等,學校的建設處處注重節能環保。”

  頂新國際集團表示,頂新之所以堅持把學校建設完成後再交鑰匙給學校,是希望把臺灣“921”災後重建的經驗傳授給當地,希望大家共同參與建設自己的家園。此外,頂新集團在這兩所學校都成立了“持續關懷辦公室”,給予學校和小朋友更多的關懷和支援。頂新集團還承諾,未來學校的學生在升學就業等方面遇到困難,集團都會給予幫助。

  此次除了頂新國際集團的投入,也帶動了其他臺灣企業參與援建。據了解,這兩所小學的教學相關傢具全部由臺灣全興實業公司捐贈,華碩集團則為頂新新建小學電腦教室提供了充足的電腦設備。

  兩岸各界齊聚都江堰 共祝美好未來

  對於這兩所小學的師生,他們終於可以搬進這新修的校舍開始新學年的學習和工作,而對於所有關心和關注災區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來説,則是一個無比欣慰和喜悅的時刻。

  一直以來,災區學校的重建工作備受各界關注,此次在頂新集團援建的這兩所小學交付使用典禮上,更是匯聚了眾多兩岸各界人士。

  孩子們站在嶄新的校園裏,個個喜氣洋洋。歌聲、笑聲又回到了校園,剛剛交付使用的新校園裏顯得生機勃勃。正如孩子們所説,這不僅是一座不怕地震的學校,更是一座美麗、現代化的校園。網際網路、投影儀、電腦、鋼琴……我們希望,所有這些最好最美的關懷和祝福帶著孩子們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雲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